穴位貼敷輔助治療高血壓
四季陰陽與高血壓病人陰陽變化情況
“天人相應”是古代養(yǎng)生與防病的重要原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一年中有八個大的節(jié)氣,是自然界陰陽平衡變化的一些關鍵時間點,如春分與秋分是陰陽平均、夏至是陽氣極盛、陰氣始生,冬至是陰氣極盛、陽氣始生。
隨著年齡的增長,高血壓的患病率逐漸上升,中醫(yī)研究認為,高血壓與陰陽平衡的失調有密切關系,病位在肝與腎,陰虛陽亢是主要發(fā)病的機理。如果能在陰陽變化的關鍵點,對人體陰陽的偏盛偏衰及經(jīng)氣的運行進行調節(jié),將有助于高血壓的控制。
穴位貼敷的特色
根據(jù)對中醫(yī)病機及子午流注(時間醫(yī)學)研究,貼敷肝俞與腎俞,利用藥物的透皮吸收,及磁場作用,有助于改善肝腎兩經(jīng)的功能,使失衡的陰陽趨于平衡。其特色如下
以祖國醫(yī)學的時辰醫(yī)學的理論,不同季節(jié)采用不同的穴位,干預更有效。
針對主要病機:通過貼敷肝俞與腎俞兩穴,調節(jié)陰陽平衡。
藥物透皮吸收與磁場治療相結合,提高其臨床療效。
適應對象 可以作為下列對象的治療措施之一。
輕度(一級)高血壓,屬于低危,希望采用非藥物療治療。
高血壓患者有多種降壓藥物不能控制血壓。
因為其它疾病使用藥物有禁忌癥者。
處于更年期前后,血壓波動大,用藥調整困難者。
使用方法
有以上四種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采用藥物治療的同時,可以配合穴位貼敷以提高療效,減少降壓藥物的用量。每個療程5天,每天貼敷20-24小時,如果無皮膚敏感者,可以兩天換一次。連續(xù)治療2-3個療程。
附:肝俞,腎俞穴簡介
肝俞穴
位置: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主治:疏肝利膽,寬胸和胃,清頭明目,理氣調經(jīng)。適用于情志不暢、胸肋脹悶、頭目昏花、煩躁易怒、肝郁氣滯、黃疸、肋痛、脊背痛等病癥。
腎俞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主治:補益腦髓,強壯腰腎,止咳定喘,聰耳明目。適用于腎虛腰痛、腰膝酸軟、耳鳴目眩、健忘失眠、陽痿遺精、月經(jīng)不調、神經(jīng)衰弱、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肺心病氣喘、腎不納氣、小兒發(fā)育不良、諸虛百損等病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相關文章
1.35萬次閱讀 2019-02-18
1.21萬次閱讀 2018-05-03
1.75萬次閱讀 2018-06-12
1.7萬次閱讀 2018-05-04
1.83萬次閱讀 2018-05-03
1.57萬次閱讀 2018-05-04
1.91萬次閱讀 2018-06-19
1.95萬次閱讀 2018-06-07
1.75萬次閱讀 2019-02-15
1.67萬次閱讀 20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