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它是中國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的第二大癌癥。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呈年輕化趨勢。宮頸癌的原因有很多,那么宮頸癌呢?如何預防宮頸癌?
宮頸癌怎么辦?
中醫(yī)辨治宮頸癌
辨證論治
采用標本兼治、攻補兼施、全身與局部治療相結合的原則。全身治療以辨證論治為主。如果正虛邪,寒熱并存,一方面要補虛矯正,調理后天之本;一方面要化瘀通絡、化痰軟、除濕解毒、清利濁熱、抗癌消腫。對于中期體質較好的人,可以先攻后補,也可以先攻后補。對于晚期體質較差的人,大部分應該補,或者補中寓攻。中醫(yī)可以在配合手術、放行和化療時發(fā)揮獨特的作用,并配合局部外部治療延長生命,提高生存質量。
證候:頭暈耳鳴,腰酸背痛,煩躁易怒,手足心熱,便秘尿紅,有時陰道少量不規(guī)則出血,紅白帶下,氣味惡臭,舌紅,苔黃白,脈弦細或弱。
治療方法:滋補肝腎,解毒清熱。知柏地黃丸和二至丸加減。
如何辨治宮頸癌?
脾腎陽虛
證候: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或出血量大,質量稀薄,臟臭不重,怕冷肢,腰膝酸軟,舌質淡,邊見牙印,苔薄,脈沉細無力。
治法方藥:溫補脾腎,燥濕止帶。真武湯合完帶湯加減。
濕熱瘀毒
證候: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下腹脹痛,口苦口干,陰道排液量多,顏色如米泔,或紅白相間,有腥味,尿黃便干,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療方法:清熱利濕,解毒化瘀散結。黃連解毒湯加減。
肝郁化火
證候:胸痛、心煩、易怒、腹痛少、口苦咽干、白帶多、陰道少量不規(guī)則出血、瘀塊、舌暗、苔白或微黃、脈弦。
治法方藥:疏肝理氣、解毒散結。丹梔逍遙散加減。
如何預防宮頸癌?
防治的關鍵在于:
提倡晚婚、晚育、計劃生育。
2.定期婦科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和治療宮頸癌前病變,終止宮頸癌的發(fā)展。
3.注意衛(wèi)生,增強自我保健意識。
4.注意宮頸癌的早期癥狀,如接觸性出血、血性白帶,及時就醫(yī)。30歲以上女性應定期進行宮頸刮片檢查,異常者可進行陰道鏡活檢進一步診斷。
5.遠離宮頸癌的危險因素,許多性傳播疾病會導致宮頸癌,尤其是尖銳濕疣。因此,性伴侶較多的女性是宮頸癌的高危人群。此外,性生活過早、過多、生育過早、過多、過密的婦女,如亂交、濫交、營養(yǎng)不良、長期口服避孕藥、家族遺傳、婦科檢查設備等。
6.重視宮頸慢性病的防治,積極治療宮頸糜爛、宮頸濕疣、宮頸不典型增生等疾病。注意產褥期保健,防止宮頸裂傷及時修復。
預防宮頸癌的四種營養(yǎng)食譜
竹蓀燉黃花菜
原料:豬瘦肉130克,水發(fā)黃花菜120克,水發(fā)竹蓀90克。
調料:鹽、雞精各適量,料酒、姜片、花椒各少許。
做法:1、將竹蓀、黃花菜、豬瘦肉洗凈切好備用。
2.將水注入砂鍋中,煮沸,加入胡椒、姜片、豬瘦肉、黃花菜、竹蓀,倒入料酒攪拌均勻,去除腥味。煮沸后,用小火燉約20分鐘,加入鹽和雞精調味,然后用大火煮一會兒,直到湯味道鮮美。
3.關火后,盛出燉湯,放入湯碗中。
雪梨無花果鷓鴣湯
原料:雪梨1,鷓鴣200克,無花果20克。
調料:鹽,雞精各適量,料酒,姜片少許。
做法:1。半雪梨去核洗凈切塊,鷓鴣洗凈切塊,用清水燒開,倒入鷓鴣塊,煮血,撈出備用。
2.將清水注入砂鍋中,煮沸,加入無花果、姜片、鷓鴣塊,倒入料酒中提味。煮沸后,用小火燉40分鐘,直到食材變軟,倒入雪梨塊,繼續(xù)煮15分鐘左右,加入鹽和雞精調味,煮一會兒,直到湯味道鮮美。
3.關火后,將煮好的湯放入湯碗中。
獼猴桃銀耳湯
原料:獼猴桃70克,水發(fā)銀耳100克。
調料:20克冰糖,適量食粉。
做法:1。將銀耳洗凈切成小塊,去皮獼猴桃切片,將適量的水倒入鍋中煮沸,加入食粉,將銀耳攪拌均勻,煮至沸騰,取出銀耳瀝干備用。
2.鍋中加入適量水,煮沸,放入銀耳,用小火煮10分鐘,加入獼猴桃,加入冰糖,煮至溶解,使味道更均勻。
3.放入煮好的甜湯,放入碗中。
橄欖白蘿卜排骨湯
原料:排骨段300克,白蘿卜300克,青橄欖25克。
調料:鹽、雞精各適量,料酒、姜片、蔥花各少。
做法:1。洗凈白蘿卜,切成小塊,洗凈排骨段,洗凈青橄欖,燒開水,放入排骨段,煮一會兒,去血后撈出。
2.砂鍋用清水加熱,倒入排骨、青橄欖、姜片,倒入料酒中提味。煮沸后,用小火煮1小時左右,直到食材變軟。加入白蘿卜塊,用小火煮20分鐘左右,然后加入鹽和雞精調味。
3.關火后,將煮好的湯放入湯碗中,撒上蔥花。
宮頸癌在陰超檢查中可能存在提示,但確診需結合其他檢查手段。陰超可以發(fā)現(xiàn)宮頸形態(tài)異常、腫塊或血流異常,但這些表現(xiàn)并非宮頸癌特有,需進一步通過宮頸細胞學檢查、HPV檢測或活檢明確診斷。 1、陰超在宮頸癌篩查中的作用。陰超通過高頻探頭近距離觀察宮頸結構,能夠發(fā)現(xiàn)宮頸增厚、腫塊、形態(tài)不規(guī)則等異常。例如,宮頸癌可能表現(xiàn)為宮頸壁增厚、回聲不均勻或局部血流信號增強。但陰超無法直接確診宮頸癌,只能作為初步篩查手段。 2、宮頸癌的診斷方法。宮頸細胞學檢查是宮頸癌篩查的首選方法,通過采集宮頸脫落細胞進行顯微鏡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異常細胞。HPV檢測有助于評估宮頸癌風險,高危型HPV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病因。宮頸活檢是確診宮頸癌的金標準,通過取宮頸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可以明確病變性質及程度。 3、宮頸癌的預防與治療。接種HPV疫苗是預防宮頸癌的有效手段,建議9-45歲女性接種。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包括宮頸細胞學檢查和HPV檢測,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宮頸病變。宮頸癌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和化療。早期宮頸癌可選擇宮頸錐切術或全子宮切除術,中晚期宮頸癌則需結合放療和化療。 宮頸癌的早期發(fā)現(xiàn)和及時治療對預后至關重要。陰超檢查可以作為宮頸癌篩查的輔助手段,但確診需結合其他檢查方法。女性應重視宮頸癌篩查,定期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和HPV檢測,同時積極接種HPV疫苗,降低宮頸癌發(fā)病風險。對于已確診的宮頸癌患者,應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并定期隨訪,監(jiān)測病情變化。
宮頸癌疫苗適合9至45歲女性接種,最佳接種年齡為9至26歲,早期接種可有效預防宮頸癌發(fā)生。疫苗接種分為二價、四價和九價,分別針對不同HPV亞型,建議根據年齡和需求選擇合適疫苗。 1、二價疫苗:適合9至45歲女性,主要預防HPV16和18型,這兩種亞型與70%的宮頸癌相關。接種程序為0、1、6個月,共三劑。 2、四價疫苗:適合20至45歲女性,除預防HPV16和18型外,還可預防HPV6和11型,這兩種亞型與生殖器疣相關。接種程序為0、2、6個月,共三劑。 3、九價疫苗:適合9至45歲女性,覆蓋HPV16、18、6、11、31、33、45、52、58九種亞型,可預防90%的宮頸癌及相關疾病。接種程序為0、2、6個月,共三劑。 疫苗接種后需注意觀察是否有局部紅腫、發(fā)熱等輕微反應,一般無需特殊處理。接種前應咨詢確保無禁忌癥,如懷孕、免疫系統(tǒng)疾病等。即使接種疫苗,仍需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如宮頸細胞學檢查TCT和HPV檢測,以早期發(fā)現(xiàn)病變。 宮頸癌疫苗是預防宮頸癌的重要手段,但并非唯一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均衡飲食、避免過早性行為等,也能降低患病風險。通過疫苗接種和定期篩查,可顯著減少宮頸癌的發(fā)生和死亡率。
宮頸癌出血通常不會自動停止,需及時就醫(yī)進行針對性治療。宮頸癌出血是疾病進展的表現(xiàn),可能與腫瘤侵犯血管或組織壞死有關,治療包括手術、放療、化療以及支持性護理。 1、宮頸癌出血的原因主要與腫瘤的生長和擴散有關。隨著腫瘤體積增大,可能侵犯宮頸周圍的血管,導致出血。同時,腫瘤組織的壞死或潰瘍也會引起出血。宮頸癌晚期可能伴隨局部感染或炎癥,進一步加重出血癥狀。 2、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和化療。手術適用于早期宮頸癌,常見術式包括宮頸錐切術、全子宮切除術和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放療可通過外部放射或內部放射如腔內放療直接作用于腫瘤,抑制其生長?;熕幬锶珥樸K、紫杉醇等可殺滅癌細胞,常與放療聯(lián)合使用。 3、支持性護理在治療過程中至關重要。患者需保持外陰清潔,避免感染。飲食上應增加富含鐵和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雞蛋、菠菜等,以改善貧血。心理支持同樣重要,家屬和醫(yī)護人員應幫助患者緩解焦慮,增強治療信心。 宮頸癌出血是疾病進展的信號,患者應盡早就醫(yī),接受規(guī)范化治療。通過手術、放療、化療及支持性護理的綜合干預,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是改善預后的關鍵,建議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
宮頸癌的主要原因是持續(xù)感染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通過接種HPV疫苗、定期篩查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預防。宮頸癌的發(fā)生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病毒感染、免疫狀態(tài)、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等。高危型HPV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誘因,尤其是HPV16和HPV18型。長期感染會導致宮頸細胞發(fā)生異常變化,最終可能發(fā)展為癌前病變或宮頸癌。免疫系統(tǒng)功能低下、吸煙、長期使用口服避孕藥、多產次和性行為過早等因素也會增加患病風險。預防宮頸癌的關鍵在于早期篩查和干預。定期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如TCT和HPV檢測,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癌前病變并采取治療措施。接種HPV疫苗是預防感染的有效手段,建議9-45歲女性接種。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煙、保持單一性伴侶、使用安全套等也能降低感染風險。對于已經確診的宮頸癌患者,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和化療。手術方式包括宮頸錐切術、全子宮切除術等,放療可采用外照射或內照射,化療藥物常用順鉑、紫杉醇等。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宮頸癌的預后較好,因此定期篩查和健康管理至關重要。
宮頸癌疫苗適合9-45歲的女性,尤其是未感染HPV病毒的人群。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預防宮頸癌,建議在性行為開始前接種,效果最佳。對于已經感染HPV的女性,疫苗的保護作用有限,但仍可預防其他未感染的HPV亞型。 1、9-14歲女性:這是接種宮頸癌疫苗的最佳年齡段,因為此時大多數女性尚未開始性行為,感染HPV的風險較低。接種兩劑疫苗即可獲得充分的保護,間隔時間為6個月。 2、15-26歲女性: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可能已經開始性行為,但尚未感染HPV病毒。接種三劑疫苗,分別在0、1-2、6個月進行,可以有效預防宮頸癌。 3、27-45歲女性:雖然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可能已經感染了某些HPV亞型,但接種疫苗仍可預防其他未感染的亞型。建議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接種,評估個人風險和收益。 接種宮頸癌疫苗是預防宮頸癌的重要手段,但并不能替代定期的宮頸癌篩查。建議女性在接種疫苗的同時,定期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和HPV檢測,以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宮頸病變。對于已經感染HPV的女性,應積極治療相關疾病,并定期隨訪,以降低宮頸癌的發(fā)生風險。
宮頸癌手術通常需要2到4小時,具體時間取決于手術類型和患者個體情況。手術時間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手術方式、腫瘤大小、位置及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宮頸癌手術主要包括宮頸錐切術、全子宮切除術和根治性子宮切除術。宮頸錐切術適用于早期宮頸癌,手術時間較短,約1到2小時;全子宮切除術適用于宮頸癌早期或中期,手術時間約2到3小時;根治性子宮切除術適用于中晚期宮頸癌,手術時間較長,約3到4小時。 1、手術方式:宮頸錐切術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通過切除宮頸部分組織來治療早期宮頸癌,手術時間較短,通常在1到2小時內完成。全子宮切除術涉及切除整個子宮,手術時間約為2到3小時。根治性子宮切除術不僅切除子宮,還包括部分陰道和盆腔淋巴結,手術時間較長,通常在3到4小時。 2、腫瘤大小和位置:腫瘤的大小和位置直接影響手術的復雜程度和時間。較大的腫瘤或位于宮頸深處的腫瘤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手術。腫瘤的位置是否靠近重要器官也會影響手術時間,因為醫(yī)生需要更加謹慎地操作以避免損傷周圍組織。 3、患者整體健康狀況:患者的年齡、體重、有無其他疾病等都會影響手術時間。年輕、健康的患者通常恢復較快,手術時間相對較短。而年齡較大、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手術和術后恢復。患者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長時間麻醉也是手術時間的重要考慮因素。 4、手術團隊經驗:手術團隊的經驗和技術水平也會影響手術時間。經驗豐富的手術團隊能夠更高效地完成手術,減少手術時間。團隊之間的配合默契程度也是影響手術時間的重要因素,熟練的團隊能夠在手術過程中更好地應對突發(fā)情況。 5、術后恢復:手術后的恢復時間因手術類型和患者個體差異而異。宮頸錐切術恢復較快,通常幾天內即可恢復正?;顒印H訉m切除術和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恢復時間較長,可能需要幾周到幾個月。術后護理和康復訓練對于加速恢復至關重要,患者需要遵循醫(yī)生的建議進行適當的休息和鍛煉。 宮頸癌手術時間因手術類型、腫瘤大小、患者健康狀況等因素而異,通常需要2到4小時。手術團隊的經驗和患者的術后護理也是影響手術效果和恢復時間的重要因素?;颊邞谑中g前與醫(yī)生充分溝通,了解手術的具體流程和術后注意事項,以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和術后快速恢復。
宮頸癌五年后復發(fā)率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腫瘤分期、治療方式、個體差異等,復發(fā)率通常在10%-20%之間。早期發(fā)現(xiàn)和規(guī)范治療是降低復發(fā)的關鍵,患者需定期隨訪,結合生活方式調整和醫(yī)學干預,進一步降低復發(fā)風險。 1、腫瘤分期是影響復發(fā)率的重要因素。早期宮頸癌I期和II期的復發(fā)率較低,約為5%-10%,而晚期宮頸癌III期和IV期的復發(fā)率可高達20%-30%。這是因為早期腫瘤局限在宮頸局部,手術或放療效果較好,而晚期腫瘤可能已擴散至周圍組織或遠處器官,治療難度增加。 2、治療方式的選擇直接影響復發(fā)率。手術切除是早期宮頸癌的首選治療,包括全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等。對于中晚期患者,放療和化療是主要手段,如外照射放療、腔內放療以及順鉑等化療藥物的使用。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如PD-1抑制劑也逐漸應用于復發(fā)或難治性宮頸癌的治療中。 3、個體差異如年齡、免疫狀態(tài)、基因突變等也會影響復發(fā)率。年輕患者由于新陳代謝旺盛,腫瘤細胞增殖活躍,復發(fā)風險可能較高。免疫狀態(tài)不佳的患者,如合并HIV感染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復發(fā)率也會增加。某些基因突變如TP53、PIK3CA可能與腫瘤的侵襲性和耐藥性相關,增加復發(fā)風險。 4、隨訪和生活方式調整是降低復發(fā)的重要措施。患者需定期進行婦科檢查、HPV檢測、影像學檢查等,以及時發(fā)現(xiàn)復發(fā)跡象。生活方式方面,戒煙限酒、均衡飲食如增加蔬菜水果攝入,減少高脂肪食物、適量運動如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有助于增強免疫力,降低復發(fā)風險。 5、心理支持和社會支持對患者的康復也至關重要。復發(fā)恐懼是宮頸癌患者常見的心理問題,心理疏導和團體支持可以幫助患者緩解焦慮,提高治療依從性。家庭和社會的支持也能為患者提供情感和物質上的幫助,促進康復。 宮頸癌五年后復發(fā)率受多種因素影響,患者需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結合個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隨訪和治療方案,同時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調整,進一步降低復發(fā)風險,提高生活質量。
晚期宮頸癌的主要癥狀包括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下腹部疼痛和排尿排便困難,需及時就醫(yī)。治療手段包括手術、放療和化療,具體方案需根據病情制定。 1、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是晚期宮頸癌的典型癥狀,表現(xiàn)為月經周期外出血或性交后出血。這是由于腫瘤侵犯宮頸血管,導致血管破裂出血。若出現(xiàn)此類癥狀,應立即進行婦科檢查,包括宮頸涂片和陰道鏡檢查,以明確診斷。 2、下腹部疼痛是晚期宮頸癌的常見癥狀,通常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或陣發(fā)性疼痛。這是由于腫瘤侵犯周圍組織和神經,引起疼痛。若出現(xiàn)此類癥狀,應及時進行影像學檢查,如CT或MRI,以評估腫瘤的侵犯范圍。 3、排尿排便困難是晚期宮頸癌的嚴重癥狀,表現(xiàn)為尿頻、尿急、便秘或排便疼痛。這是由于腫瘤壓迫膀胱或直腸,導致功能障礙。若出現(xiàn)此類癥狀,應立即進行泌尿系統(tǒng)或消化系統(tǒng)檢查,以評估腫瘤的壓迫程度。 晚期宮頸癌的治療手段包括手術、放療和化療。手術是治療晚期宮頸癌的主要手段,包括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和卵巢切除術。放療是輔助治療手段,包括外照射和內照射,主要用于縮小腫瘤和控制病情?;熓蔷C合治療手段,包括順鉑、紫杉醇和卡鉑,主要用于殺滅癌細胞和防止復發(fā)。具體治療方案需根據病情制定,建議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晚期宮頸癌的早期發(fā)現(xiàn)和及時治療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建議定期進行婦科檢查,特別是高危人群,如HPV感染者、吸煙者和免疫系統(tǒng)低下者。
雙子宮患者患宮頸癌的幾率可能略高。雙子宮是由于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子宮未能完全融合而形成的解剖變異,這種情況可能導致宮頸部位的解剖結構異常,從而影響宮頸細胞的分化與修復,增加宮頸癌的發(fā)生風險。同時,雙子宮患者也可能面臨其他婦科疾病的風險,因此定期篩查和健康管理尤為重要。 1. 雙子宮與宮頸癌風險的關系 雙子宮是一種先天性發(fā)育異常,本身不會直接導致癌癥,但與其伴隨的解剖異常可能間接提高宮頸癌的風險。例如,宮頸的結構異常、創(chuàng)傷修復困難或感染風險增加,都可能為癌細胞的產生提供條件。性交、分娩等可能進一步增加異常組織損傷的概率。對于雙子宮患者來說,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如每三年一次宮頸涂片檢查)是早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有效手段。 2. 其他伴隨風險:子宮內膜異位癥和腺肌病 雙子宮患者往往會受到月經不規(guī)律、痛經等問題困擾,其原因可能與子宮內膜異位癥或子宮腺肌病有關。這些疾病有可能使患者長期處于炎癥狀態(tài),增加不適感并影響生活質量。通過超聲檢查和內分泌調節(jié)治療,可有效緩解癥狀。如果疼痛劇烈且保守治療無效,醫(yī)生也可能建議通過手術干預。 3. 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雙子宮患者需要格外注意日常衛(wèi)生管理,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清潔陰道,以免破壞正常的生殖系統(tǒng)微生態(tài)平衡。需重視健康生活方式,例如戒煙限酒、加強鍛煉、保持體重穩(wěn)定,并盡量減少高脂食物攝入,降低慢性疾病和癌變的風險。 定期婦科檢查對于雙子宮患者尤為重要,不僅可以幫助監(jiān)控宮頸健康狀態(tài),還能及早發(fā)現(xiàn)其他潛在問題,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即使目前身體狀況良好,也不能掉以輕心。如果您確診雙子宮,請務必與專業(yè)醫(yī)生建立長期隨訪計劃,積極預防宮頸癌及相關婦科疾病,以確保長期健康。
宮頸癌疫苗可以有效預防高危型HPV病毒感染,降低宮頸癌發(fā)病率,接種具有明確的醫(yī)學意義。建議9-14歲女性優(yōu)先接種,15歲以上女性可補種,需完成三劑次接種程序。 1、宮頸癌主要由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持續(xù)感染引起,其中HPV16和18型是最常見的致癌亞型。全球約70%的宮頸癌病例與這兩種亞型相關。疫苗接種能夠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預防病毒感染。 2、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9-14歲未發(fā)生性行為的女孩作為首要接種人群。這一年齡段接種產生的免疫應答最強,保護效果最好。研究表明,接種疫苗后針對HPV16和18型的抗體滴度可維持至少10年。 3、15-26歲女性也建議接種,雖然保護效果相對降低,但仍能獲得顯著預防效果。對于26-45歲女性,接種前需評估既往HPV感染情況。疫苗對未感染亞型仍有保護作用,可預防其他致癌亞型感染。 4、現(xiàn)有宮頸癌疫苗主要包括二價、四價和九價疫苗。二價疫苗覆蓋HPV16和18型;四價疫苗增加HPV6和11型;九價疫苗額外覆蓋HPV31、33、45、52、58型。九價疫苗預防效果最佳,可預防約90%的宮頸癌。 5、疫苗接種采用三劑次程序:首劑后1個月接種第二劑,6個月接種第三劑。接種部位以上臂三角肌為佳,接種后需留觀30分鐘。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紅腫,一般無需特殊處理。 宮頸癌疫苗作為一級預防手段,對降低宮頸癌發(fā)病率具有重要意義。建議符合條件人群主動接種,配合定期宮頸癌篩查,建立雙重防護屏障。同時,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預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