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分科選什么科目比較好
新高考模式下,很多考生和家長在選科的時候都是稀里糊涂,有的甚至最后報不了自己想學的專業(yè)。那么高中分科選什么科目比較好?下面讓我們詳細了解一下選科吧!
高中分科選什么科目比較好
在新高考3+1+2的選擇中,一共有12種選擇。眾所周知,在高考錄取的時候,理科是占有很大優(yōu)勢,所以同樣情況下,建議推薦選擇物理類科目。
1、物理+化學+生物
此種選擇在原來高考體系中為純理科,推薦他的原因是可以報考絕大多數理科專業(yè),尤其對于想學醫(yī)的同學,必須要選擇此種方案,連原來文科可以報考的中醫(yī)方向都要求物理+化學或生物了。
2、物理+化學+政治
選擇物理+化學是保證了咱們是理科生,加上政治之后我們就可以報考一些特殊的專業(yè)了,比如軍校、警校、外交等等,不選擇政治絕不允許報考。
3、物理+化學+地理
推薦此種選擇是為了保住理科選擇,很多學校的專業(yè)錄取現在已經要求物理+化學才算理科生,但是由于對第三小科不做要求,所以地理學的好的同學可以選擇此類選擇。對于計算機、金融、大數據等熱門專業(yè)都可以報考。
雖然同樣的情況下我們更推薦物理類,但是并不意味著歷史類就一定差到哪里去了。對于語言類專業(yè)、文學類專業(yè)還是要學歷史類。
4、歷史+政治+生物
我們的原則是選歷史類一定要帶政治、就像選物理一定要帶化學一個道理,要保證我們是純文科生。此種選擇可以報考大多數文科專業(yè),包括了軍警校,同時保留了中醫(yī)藥的可能。
5、歷史+政治+地理
傳統(tǒng)高考中的純文科,對于文科類專業(yè)的選擇也是相當有利的,尤其對于語言類、教育類、法學類等等,都是可以選擇的。
高考選科要考慮什么因素
1、基礎水平
成績:最直觀的數據,用以衡量學科基礎的強弱。如果歷次考試的平均得分較高,那就意味著學科基礎較好。
排名:由于新高考采用了等級賦分制度,最終的分數取決于名次,排名是衡量學科基礎的重要指標。在高一和高二階段,可以參考班級或學校的排名;而在高三進行模擬考試后,則要參考全市甚至全省的統(tǒng)考排名。
知識:評估各個知識點的得分率或正確率。
2、興趣傾向
興趣也是影響未來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如果學習沒有興趣,比如具備理科思維的同學一定要去選擇歷史政治等科目,那么必然不會有好的結果。同時有時候,自己擅長的學科未必適合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因此興趣需要作為參考因素,但同時也要考慮未來的發(fā)展前景。
3、大學要求
對于實施新高考的地區(qū),各個大學會公布各專業(yè)對科目選擇的要求。只有按照要求選擇必修科目,才能在高考時填報該專業(yè)。有的專業(yè)對選考科目沒有限制,有的專業(yè)要求必須選考某一門科目,有的專業(yè)要求考生在某兩門科目中任選一門,還有的專業(yè)要求考生必須選考某兩門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