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孩子打媽媽應(yīng)該怎么教育
孩子就算再刁蠻任性,一旦出現(xiàn)打媽媽的行為就要及時制止,不要只顧著嘻嘻哈哈的看熱鬧,或者縱容孩子。7歲孩子雖然年齡很小,家長也要培養(yǎng)他良好的品質(zhì),要對父母持有感恩之心,而不是動手打人。
7歲孩子打媽媽應(yīng)該怎么教育
1、行為制止。當孩子動手打媽媽的時候,一定要馬上采用強制性的手段把他制止下來。然后把他帶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即使他哭鬧,也要強制性的站或坐在那里,直到他的情緒平復(fù)下來。
2、教會孩子合理的宣泄。當孩子遇到困惱或者是情感遇到了難題,家長應(yīng)該教會孩子正確的抒發(fā)內(nèi)心的憤怒、煩惱,這是非常有必要的。為此,家長應(yīng)該積極的引導孩子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家長應(yīng)該耐心的傾聽7歲孩子的訴求,從而讓他發(fā)泄出內(nèi)心的不滿、壓抑。
3、善于傾聽孩子不良情緒,爸爸媽媽不要害怕孩子有負面情緒,日常生活中要密切關(guān)注他的思想變化。當孩子因為遇到有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做事總是不順心等問題,感到有壓力,出現(xiàn)負面急躁情緒的時候,要及時和孩子溝通思想,傾聽他的煩惱,等到他心平氣和的時候再幫助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4、樹立榜樣,家長以身作則是十分重要的。因為7歲孩子打媽媽是模仿的,此時家長應(yīng)該審視自己是否也存在著打人的行為。如果有的話應(yīng)該及時的糾正,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孩子的好榜樣。
5、給孩子定規(guī)矩。孩子打人,如果講道理沒有用,那就要給他定規(guī)矩。比如:如果媽媽三令五申孩子不能打人,孩子還是不聽,媽媽就要跟孩子約法三章,像禁止孩子吃零食或者看動畫片等。
約定了就要執(zhí)行,如果因為孩子哭鬧,大人就妥協(xié),那么孩子就會認為規(guī)則沒有用,一次一次挑戰(zhàn)家長的權(quán)威,不滿足的時候就會打長輩。
7歲孩子打媽媽的原因
很多家庭對孩子特別溺愛,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造成孩子特別任性。比如有這樣的長輩看到孩子摔倒了,把孩子抱起來的時候一定要加上這句話:“看這地,怎么回事,讓您摔著了,打它”,于是孩子伸出小手打地。
孩子闖禍了,爸爸批評教育孩子,孩子哭了,奶奶會馬上護著孩子。溺愛過頭,孩子無法判斷自己的行為的對錯。日常判斷對錯的唯一標準就是符合不符合自己的心情,不順心就發(fā)脾氣,抬手就打,東西拿起來就摔,因此就會出現(xiàn)7歲孩子打媽媽的情況。
媽媽怎么教育7歲孩子
媽媽要學會放手甚至示弱,回到女性、媽媽的位置上來。一個強勢的媽媽,凡事都要插手干涉的媽媽,孩子很難自信,也很難有自己獨立的主見。隨著年齡漸長,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懦弱,無法獨立,不利于成長。
每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為為狡辯,其實,這并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
教育是雙向的,家長不僅要教,還要接受孩子的反饋,教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有很多媽媽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管自己教,一點都不在意孩子反饋回來的信息,這樣的教育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 上一篇:當前是第一篇
- 下一篇:當前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