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說話孩子才會聽得懂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父母想要孩子真正聽得懂、聽得進自己的話,關鍵在于溝通方式要適合孩子的年齡、心理發(fā)展水平和情緒需求,同時需要營造一個尊重和信任的家庭氛圍。理解孩子的表達能力和內心需求,再根據實際情況運用科學的溝通技巧,可以有效避免“父母講得多、孩子聽得少”的尷尬現象。

父母如何說話孩子才會聽得懂

1、根據孩子的年齡調整溝通方式

不同年齡的孩子,思維和語言能力都有差異,父母應采取適當的溝通方式。

- 3-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思維以形象化為主,他們更容易理解簡短、具體、視覺化的信息。比如,當要求孩子收拾玩具時,用“請把積木放回紅色盒子里”代替“快點收拾好”。

- 7-12歲:孩子逐漸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仍以為主??梢院退麄円黄鹩懻撘?guī)則的意義,比如為何洗手能夠避免細菌傳播,這樣孩子更容易主動配合。

- 青少年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獨立性增強,更傾向于與父母平等交流。父母應避免直接命令,而是通過探討和商量讓孩子參與決策,比如當孩子晚歸時,可以問“你覺得幾點回家更合適呢?”

2、學會給出明確的表達

孩子聽不進去父母的話,常常是因為父母表達模糊,令孩子不知所措或感到抗拒。

- 清晰具體:避免說“不要做壞事”這種模糊語言,改為明確的行為建議,比如“在外面玩耍時,不要推人,和小伙伴保持禮貌”。

- 一事一說:長篇大論容易讓孩子失去耐心。每次溝通聚焦一個重點,比如要求寢室整潔時,只說“今天把桌子和椅子整理好”。

- 減少負面否定:可以用積極的口吻表達,比如將“不許吃零食”改為“晚飯后可以吃點水果”。正向表達易于激勵孩子的合作意愿。

3、尊重孩子的情緒和表達愿望

有效的溝通不是一味“灌輸道理”,而是雙方平等交流。父母要先學會傾聽孩子,理解其內心真實想法。

- 了解需求,再溝通:當孩子拒絕上學時,父母不要立即訓斥,而是平靜地問“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或“遇到了什么困難?”給孩子表達內心的安全感。

- 共情回應:當孩子情緒波動時,父母可以回應“你生氣/難過是因為沒能完成作業(yè),對嗎?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解決?!边@種方式能夠迅速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 允許犯錯,提供指導:當孩子犯錯時,先平復孩子的情緒,然后表達接納,再一起分析問題。比如“沒關系,這次考差了,但需要找到原因,是沒有充分復習還是考試時心態(tài)不穩(wěn)定?”

4、給孩子空間,避免過度控制

過強的控制欲可能讓孩子感到壓迫,進而選擇忽視父母的語言。適當放手能幫助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 允許孩子選擇:對于日常生活的小事情,比如“西裝還是運動服?”,“先寫語文還是數學作業(yè)?”讓孩子自己決定,增強對建議的接受度。

- 尊重隱私:尤其是青少年,父母不要強求孩子公開所有想法,可以嘗試創(chuàng)造輕松的談話環(huán)境,如晚餐時分享一天趣事,引導孩子自然表達。

5、用心陪伴提高溝通效果

優(yōu)質的親子關系是溝通順利的根基,父母要重視與孩子共處的每一分每一秒。

- 專注互動:每天抽出至少30分鐘,關掉手機,與孩子面對面互動,真正參與到他們的生活中。

- 積極正向評價:對孩子的努力或行為給予認可,比如“你今天把房間打掃得很好,我很高興!”這種鼓勵能幫助孩子樂意主動配合父母的建議。

父母如何說話孩子才會聽得懂

溝通是親子關系中最深刻的連接方式之一。父母說話的方式不僅影響孩子是否“聽得懂”,還關系到他們的情感成長和人格發(fā)展。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用科學的技巧,懷著愛與耐心,與孩子建立起更為高效和諧的溝通方式。親愛的父母們,拿出時間和誠意,用心了解你的孩子——愛與理解是每一句話真正被聽懂的基石。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