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人血小板數為(100-300)×10^9/L,即計數單位體積血液內血小板數,較低或增高均屬異常。血小板是骨髓中成熟巨核細胞胞漿中剝離出來的小塊胞質的總稱,其主要作用為凝血、止血、修復破損血管等。若血小板數量下降,低于100×10^9/L,則可由血小板生成障礙所致,其常見病為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當血小板計數小于50×10^9個/L時,輕度損傷可引起皮膚粘膜紫癜,術后可發(fā)生出血。血小板計數小于20×10^9/L時,為防止出血,常需輸注血小板。若血小板數量超過400×10^9/L,則可確診血小板增多,可由骨髓增生性疾病或急慢性炎癥及缺鐵性貧血所致。需及時對原發(fā)疾病進行處理,病情經過處理,血小板增多現(xiàn)象也得到改善。通常還要配合實驗室其他檢查才能確診病情,如有異常情況,宜按醫(yī)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