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則針刺療法故事
針刺療法是以中醫(yī)理論為指導(dǎo),運用針刺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民間流傳著名醫(yī)針刺治病救人的傳說,讀來十分驚奇,令人不得不由衷地贊嘆神醫(yī)的神奇針術(shù)。下面就讓我們的專家為您簡單介紹一下,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針刺療法:
一、針刺療頭痛
唐高宗弘道元年(公元683年)11月,皇帝得了頭痛病,坐立不安,驚動了朝野,遂急召侍醫(yī)秦鳴鶴診視。秦鳴鶴趕緊來到皇上跟前問病后說:“萬歲只要頭部刺出血,就可以好了。”垂簾后面的皇后,不想讓皇上的病轉(zhuǎn)愈,當即大發(fā)雷霆,怒道:“真是該殺!你竟敢要把皇上的頭刺出血!”秦鳴鶴一想,這個病沒法兒看了,立時跪倒叩頭請罪。
高宗相信秦大夫的話,恨不能馬上止住痛,肯定地說:“就照你說的辦,未必不好?!庇谑?,秦鳴鶴站起來,取出針,準確刺了百會、腦戶二穴,微微出了點血,皇帝頭痛立刻止住了。皇上對侍醫(yī)說:“我感覺眼睛也比此前看得更清楚了。”
二、針刺使人氣死回生
一次,孫思邈從山上采藥回家,路上看見有四個人抬著一副棺材往前走,鮮紅的血從棺材縫里滴出來,后面跟著一個正哭著的老太婆。孫思邈趕上前去問:“老婆婆,棺材里是什么人?”老太婆說:“是我的女兒,剛死了幾個時辰?!?/p>
孫思邈說:“請打開棺材讓我看看,好嗎?”老太婆聽后,立即問:“你是醫(yī)生嗎?她是因難產(chǎn)折騰了兩天兩夜。嬰兒生不出來,卻把她纏死了,難道還有救嗎?”“可以試一試。我看她流出的血,可能還有希望!”孫思邈說。
老太婆聽后,馬上叫抬棺材的人一齊動手,把棺蓋打開。孫思邈仔細摸了摸“死者”的脈搏,感覺到還在微弱地跳動。于是他趕緊選好穴位,用特殊的捻針手法給她扎針。不一會兒,一個胖娃娃”哇哇“地生了下來,產(chǎn)婦睜開了雙眼。孫思邈把身邊帶的藥拿出來,向附近的人家要了點熱開水,給產(chǎn)婦灌了下去。過了一會兒,產(chǎn)婦完全蘇醒過來。大家看到孫思邈一針救了兩條命,都稱贊他是神醫(yī)。
三、針刺助產(chǎn)
宋朝年間,中書舍人朱新仲家一產(chǎn)婦過了預(yù)產(chǎn)期七天不產(chǎn),家里人急得不得了,便請名醫(yī)李幾道前往診視。李幾道說:“她的情況,百藥不能解決問題,唯有針法,可是我的醫(yī)術(shù)不到家,不敢輕率地實施,讓我想想辦法吧。”
他從朱家走出來,適遇老師龐安常,便提及剛才之事。龐安常說:“我們一起去看看。”龐大夫端詳產(chǎn)婦后說:”沒有危險。”令家人以湯溫其腰間,龐大夫以手上下拍摩,然后對準穴位猛扎一針。
孕婦頓覺腸胃微痛,生一男孩,母子平安。家人驚喜之余問這是什么緣故。龐大夫說:“嬰兒的手伸出了衣胞,小手揪住了母親的腸胃,不懂得解脫。所以,投藥沒有好處,剛才我隔著腹部摸到了小兒的手所在,針其虎口,兒既痛,即縮手,這樣就降生了?!奔胰寺犞坪跤X得有點玄,令人將嬰兒抱來,一看,右手虎口,針痕尚在,大家無不稱妙。
由于針刺療法講求對穴施治,所以不精通中醫(yī)醫(yī)術(shù)之人,不要貿(mào)然嘗試,以免傷身害命,危害自己和他人,損人不利己。以上就是專家為您簡單介紹的針刺療法,您了解了吧,歡迎咨詢我們的在線專家,我們將真誠為您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