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泡藥酒選藥的誤區(qū)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導讀:配制藥酒看似簡單,其實需要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如果對藥性不清楚、不了解配制常識,可能會發(fā)生意外,因此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毒副作用。那些僅流傳于民間的偏方,未經(jīng)過長期臨床應用的檢驗,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會大打折扣,不能盲目采用。一定要弄清楚其中的主要藥物成分、適應癥和禁忌癥,要防止因同名異物或異名同物而搞錯藥材。

  大家在選擇藥材時,常見誤區(qū)如下:

  第一,藥材不分生熟。某些藥材的鮮藥和生藥在服用前,往往需要先行加工炮制。比如川烏、草烏都是祛風濕、散寒止痛的良藥,但生品含有烏頭堿,0.2毫克就能中毒,3—5毫克即會達致死量。而且,因為藥物在酒中的溶出率會增加,所以在藥酒中其毒性會愈加明顯,我們就曾遇到過因服用自己配制的生川烏、生草烏藥酒而致命的悲劇。

  第二,望詞生義,用錯藥材。例如,有人不懂藥理藥性,誤認為止咳平喘的華山參也是人參類的補益藥,泡酒服用出現(xiàn)了面部潮熱、手舞足蹈的阿托品中毒癥狀。

  第三,同物異名,忽視藥材的正規(guī)名稱。例如,有人因為不會鑒別中藥材,把有“野天麻”之稱的曼陀羅當成天麻,大劑量使用制成藥酒而致中毒。曼陀羅含有東莨菪堿,過量服用會引起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甚至死亡。

想知道更多的信息想咨詢,請訪問http://tcms.fh21.com.cn/ts/yj/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