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濕熱證慢性膽囊炎患者的食療方
肝膽濕熱證是濕熱蘊結(jié)肝膽所致,肝膽濕熱者常感脅肋滿悶,口苦納呆,小便短赤,大便不調(diào),很多慢性膽囊炎患者都屬于肝膽濕熱型,對于這類患者宜利濕清熱,清肝利膽,在食療方面,推薦以下幾種方法:
小編推薦:
治療便秘一定要多喝水! 教你治療腳氣的10個偏方

【泥鰍燉豆腐】
配方: 泥鰍500克,豆腐250克。
制法: 將泥鰍加食鹽、黃酒、水適量,燉至五成熟,加入豆腐,再燉至魚熟爛即可。
功效: 清熱利濕和中。
用法: 喝湯,食豆腐及泥鰍。
肝膽濕熱證的食療
【黃瓜薏米粥】
配方: 黃瓜1條,薏米50克,粳米100克。
制法: 先將薏米、粳米煮成粥,加入黃瓜片煮2~3分鐘即可。
功效: 健脾清熱利濕。
用法: 可作早晚餐食用。
【溪黃草泥鰍湯】
配方: 溪黃草30克,泥鰍250克;生姜4片。

制法: 泥鰍活殺,用開水洗去黏潺及血水,與溪黃草、生姜一起人鍋,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2小時,調(diào)味即可。
功效: 清利濕熱。
用法: 隔日1次,飲湯食泥鰍。
【茵陳玉米須湯】
配方: 綿茵陳30克,玉米須30克。
制法: 上二味加清水適量煎煮取汁。
功效: 清熱利濕。
用法: 每日1劑,代茶飲。
【玉米須燉蚌肉】
配方: 玉米須50克,蚌肉200克。
制法: 將上二物放瓦鍋內(nèi),加適量水,文火煮至爛熟。
功效: 利濕退黃,泄熱通便。
用法: 隔日服1次。
【大金錢草粥】
配方: 新鮮大金錢草60克(或干品3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更多內(nèi)容請關(guān)注飛華健康養(yǎng)生頻道:http://ys.fh21.com.cn/
很難見到的腹瀉秘方 秋季鼻炎的3招按摩
猜你喜歡:
用法: 每日1劑,早晚溫?zé)岱场?/p>
功效: 通淋排石,利膽退黃。
制法: 金錢草切細(xì),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放入梗米、冰糖,再加水400毫升左右,同煮為稀粥。
- 上一篇:肥胖不可怕,維C消滅它
- 下一篇:圖診:手足口病常見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