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聚餐多用公筷能防胃癌?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很多時候,大家在一塊吃飯的時候總免不了給對方夾菜、添飯之類的。特別是對于傳統(tǒng)的中國人來講,圍桌共事也是增進人與人之間感情的一種重要途徑。可是,這種就餐方式確有危害。養(yǎng)生網(wǎng)專家建議聚餐時要用公筷。

  很多人覺得用公筷生分

  在國外,分餐、公筷制司空見慣,是文明禮儀的體現(xiàn)。但大部分國人仍保留著共食的習慣,一盤菜你夾我也夾,有時為了表示熱情友好,還為客人夾菜,客人礙于面子也不得不吃。即使有些餐館提供公筷,也大多是擺設,不少人覺得兩雙筷子換來換去很麻煩。

朋友聚餐多用公筷能防胃癌?

  時代不同 公筷要上陣

  為什么要提倡夾菜的時候使用公筷呢?多種感染性疾病可能通過餐具“病從口入”,特別是使用筷子,就餐者的口腔和唾液直接接觸筷子,大家在一個盤子里夾菜,有時還互相夾菜,容易交叉感染疾病。中國人喜歡用筷子夾來夾去,這在國外是沒有的。過去家庭和外界接觸的機會少,但現(xiàn)在接觸得非常頻繁,建議在家庭中也要使用公筷,或每人有專用碗筷。

  不分餐具有隱患

朋友聚餐多用公筷能防胃癌?

  疾病傳染需要三個條件,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煊猛肟曛饕赡軙l(fā)一些通過消化道傳染的疾病,像幽門螺桿菌感染、甲肝、戊肝、手足口病等都是典型的傳染性疾病。

  分餐用公筷更健康

  分餐是世界公認的先進、衛(wèi)生的就餐方式,尤其對于中餐來說,更有必要宣傳分餐、公筷意識,推廣分餐行動。分餐、公筷制是安全、健康、衛(wèi)生的用餐方式,是防范“病從口入”的一項有效措施,同時還可以減少食物浪費。

  不妨學學日本

  你知道嗎?2003年非典后,香港醫(yī)學會和民政事務總署就聯(lián)合進行“公筷公羹推廣計劃”,目前小孩和成人都有了良好的“公筷意識”。日本人的分餐習慣則從小培養(yǎng),二戰(zhàn)后,日本的小學開始向?qū)W生提供免費午餐,一律實行分餐制。在外就餐時,如果不得不用“私筷”夾“公菜”,就餐者也會使用筷子的另一頭,值得我們借鑒。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