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動作發(fā)展要規(guī)律
新生寶寶的運動發(fā)展有著自己的規(guī)律,從頭到腳、從里到外、從大到小、從粗到細、從無條件的反射到條件反射、從不協(xié)調(diào)到協(xié)調(diào)、從不連慣到連慣、從無意到有意再從有意到無意、從被動到主動、從無空間位移到任意空間位移、速度從慢到快、時間從短至長等等。下面就讓我們的專家為您簡單介紹一下,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以下幾個方面寶寶動作發(fā)展的問題是希望家長重視的:
一、伸屈平衡——全面伸展——解決伸肌問題
新生兒的第一個運動發(fā)展任務就是“全面伸展”,解決伸肌問題。
當胎兒還在母體的子宮里時,就開始了運動,但由于子宮空間太小,胎兒的運動是極其有限的。他或是轉動一下身子、或是踢一下腿。但為了占據(jù)最小的空間,胎兒一直是蜷屈在子宮里,沒有伸展的空間,無法伸展開來。這時,胎兒的屈肌占據(jù)優(yōu)勢,伸肌的力量受到限制。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新生兒降生,脫離了母體的新生兒終于有了足夠大的活動空間,但這時的新生兒,還保留著胎兒時期的基本特征,屈肌強度占優(yōu)勢,因此,我們所見到的新生兒都是一個模樣,像一只小青蛙那樣,四肢蜷屈,收縮著,無法伸直,而兩只小手則緊緊握在一起,頭胸也無力抬起。
正因為這一特點,決定了新生兒出生后的第一運動發(fā)展任務就是解決伸肌的伸展,促使伸肌與屈肌的平衡發(fā)展。按運動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這種全面伸展的任務起源于頭部的伸展和控制,然后再是背部、四肢。按照這一規(guī)律,新生兒的運動訓練必須從“頭”開始!
全面伸展的任務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直到直立行走。但前半年是最為重要的,這時的嬰兒不僅抬頭挺胸、獨坐,最主要的特點是能夠扶站一會。日后隨著進一步的發(fā)展和訓練,我們不僅可以向前彎下腰來,還可以向后下腰去。這涉及到伸肌與屈肌的潛能開發(fā)問題。

二、克服重力——全面支撐——解決力量問題

解決伸肌問題首先遇到的就是肌肉的負重問題,新生兒要想自如運動,就要克服重力對身體的引力,從而全面地支撐起來。新生兒是非常弱小的、毫無力量可言。
肌肉的力量獲得需要經(jīng)歷必要的運動加以煅練。力量問題同樣遵照著嬰兒運動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
首先是頭部控制,即頭部重量支持。新生兒的頭占據(jù)著全身的一半,是名符其實的“頭重腳輕”,要將頭順利地抬起來,并自如的來回轉動,進行視覺跟蹤和聽覺定向,頭部克服重力成了一大難題,這一難題需要花去嬰兒2到3個月的努力。
隨后是上身軀干控制,從挺胸開始,到翻身獨坐,從2個月開始到6個月左右,嬰兒一直在解決肌肉力量問題進行不懈的努力,最終達到以獨坐為特征的上身軀干直立,這時孩子可以使用臀部支撐重量了。
接下來的發(fā)展目標顯然是爬行,使用四肢支撐重量進行體位的移動。四肢移動與雙腳移動相比,身體的重量由上下肢共同承擔,相對各個部分承擔的重量要小些。這樣一來使得嬰兒在沒有完全利用雙腿承擔全部身體重量之前,就開始了有效的位置移動,使探索的空間大大地擴展開來,非常有利于智力的發(fā)展。
最后,過渡到人類最特征的運動方式,直立與行走,這時的嬰兒可以在縱軸上僅僅依靠雙腳來支撐力量,并進行各種動作,如下蹲、站起、行走。這時最大的特征是嬰兒脫離了從三點以上或三點的支撐(如抬頭、坐、爬,嬰兒都需要至少三個支撐點來保持平衡),到了僅用兩點就能支撐體重更進一步的力量發(fā)展,寶寶甚至可以做到一點支撐,如單腳獨立。當然這需要一歲以后的運動能力進一步的發(fā)展。
以上就是專家為您簡單介紹的寶寶動作發(fā)展怎么做,相信您已經(jīng)了解了,如果您還有什么關于寶寶方面的問題,歡迎咨詢我們的在線專家,相信我們的專家一定會給您滿意的答案!
嬰兒:http://www.bestwatchreplica.com/yuer/dztd/ye/
- 上一篇:一歲寶寶動作發(fā)展訓練——上下樓梯
- 下一篇:淺談嬰兒的精細運動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