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孩子發(fā)脾氣該不該道歉
許多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總是覺得自己是對的,就算自己做錯了也不會給孩子道歉。父母總認為如果自己給孩子道歉,自己以后管教孩子時,孩子會不會不聽話。但是卻不知道這樣對孩子影響非常大。那么家長對孩子發(fā)脾氣該不該道歉呢?
家長對孩子發(fā)脾氣該不該道歉:
1.不利于保持親密的親子關系。家長對孩子發(fā)脾氣不向孩子道歉的父母,其實也就表示在他們心里,他們是高于孩子的,沒有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但是我們知道,親近的親子關系,一定是父母認為自己和孩子是平等的。這樣就能拉進孩子和父母的距離,從而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以及和諧的家庭氛圍。
2.影響孩子的是非觀。我們經常告訴孩子“做錯事情要道歉”,孩子基本上都能做到。但是到了我們做錯事的時候,卻再三找借口,就是不愿道歉,這就屬于是“雙標”。父母的這種做法也會讓孩子產生疑惑“媽媽說做錯事要道歉,那她為什么不道歉呢?是不是不道歉也是可以的?”家長的行為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孩子以后可能做錯事也會逃避責任、推諉、不愿道歉。
3.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形象。對孩子影響作用最大的就是父母,所以父母要時刻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形象。孩子在不斷成長過程中,的確會主動學習到人生的道理,但是言傳不如身教,不妨試想一下:當孩子看到自己崇拜的父母做錯事的時候,都會主動道歉,那么當他意識自己犯錯的時候,不用提醒他也會主動去承認錯誤。
4.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形成。但是當家長對孩子發(fā)脾氣時,這時候主動給孩子道歉有助于孩子建立自尊,同時培養(yǎng)孩子尊重別人的性格。若孩子認為父母有錯,父母也主動給孩子道歉,這種情況下更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直和通情達理的性格。
5.有利于和孩子建立同理心。道歉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不只是一種形式。家長給孩子道歉,會讓孩子感覺到家長更親近,而不是認為家長們都非常權威性。同時在給孩子道歉時候不要敷衍了事,要給孩子分析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啟發(fā)孩子去換位思考,同時給出孩子一段冷靜處理的時間。此時的道歉才更有孩子建立同理心,更有利于他日后的人際交往。
不管是做孩子還真是做父母,彼此之間難免會有做的不對的地方。那么我們作為父母做錯事給孩子道歉,才更有利于引導孩子走正確的路。
- 上一篇:當前是第一篇
- 下一篇:孩子撒謊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