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如何辯證治療腎病綜合癥呢?
本病多發(fā)生于3~8歲兒童,男多于女。學(xué)齡前兒童以微小病變型多見,學(xué)齡兒童則以非微小病變多見。本病屬中醫(yī)的“水腫”(陰水)范疇。本病病程較長,病情頑固,易復(fù)發(fā)。接下來專家就來為您詳細介紹一下中醫(yī)是如何辯證治療腎病綜合癥呢?
辨證論治
1.脾肺氣虛證
[證候] 全身浮腫,面目為著,小便減少,面白身重,氣短乏力,納呆便溏,自汗出,易感冒,或有上氣喘息,咳嗽,舌淡胖,脈細弱。
[治法]補脾益肺。
[方藥] 胃苓湯合玉屏風(fēng)散。主要藥物:茯苓、豬苓、澤瀉、桂枝、白術(shù)、蒼術(shù)、厚樸、陳皮、黃芪、防風(fēng)。伴腹脹尿少者加大腹皮、薏苡仁以增強利水消腫的功效;胸悶納呆者加砂仁、枳殼、木香以健脾行氣和胃。
2.脾腎陽虛證
[證候] 全身浮腫,按之深陷難起,以腰腹下肢為甚,畏寒肢冷,面白無華,神倦肢軟,少尿或無尿,舌淡而潤,苔白滑,脈沉細。
[治法] 健脾溫腎,化氣利水。
[方藥] 真武湯。主要藥物:附子、茯苓、白術(shù)、白芍、生姜。如水腫明顯者加五苓散、五皮飲以增強利水的作用;偏于陽虛者加補骨脂、鹿角片補腎壯陽,偏于脾陽虛者加黨參、干姜溫運脾陽;大便溏薄加炒扁豆、蒼術(shù)健脾燥濕。
3.肝腎陰虛證
[證候] 浮腫或輕或重,頭暈頭疼,面色潮紅,心煩躁擾,口干咽燥,腰酸腿軟,潮熱盜汗,手足心發(fā)熱,尿黃便干,舌紅少苔,脈弦細數(shù)。
[治法] 滋陰降火。
[方藥] 知柏地黃湯。主要藥物: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適用于久服激素,克伐腎陰,而致相火妄動證。若口干咽痛加天花粉清熱生津;胃納欠佳,兼有氣滯者加砂仁、蔻仁、陳皮化濕行氣和胃;頭暈、頭脹痛者加鉤藤、菊花、代赭石平肝潛陽。
4.濕熱內(nèi)蘊證
[證候] 面目及全身浮腫,尿少,脘悶腹脹,口干口苦,大便溏而不爽,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 清熱利濕。
[方藥] 甘露消毒丹。主要藥物:白豆蔻、藿香、連翹、茵陳、黃芩、石菖蒲、木通、滑石、川貝母。若濕熱久羈,化燥傷陰,兼有口咽干燥、大便干結(jié)者,加知母、黃柏、阿膠滋陰清熱;尿痛、尿血者,加大小薊、白茅根涼血止血。
如何辯證治療腎病綜合癥呢?以上專家已經(jīng)為您詳細介紹了,希望上述內(nèi)容對您能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關(guān)于如何辯證治療腎病綜合癥呢?的相關(guān)問題,請點擊咨詢我們的在線專家,或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
詳情可登錄中醫(yī)內(nèi)科專題 http://tcms.fh21.com.cn/zyzl/zynk//或向?qū)<颐赓M進行咨詢,屆時專家將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作出詳細的解答.
- 上一篇:汗出異常都會代表哪些疾病呢?
- 下一篇:中醫(yī)治療肺結(jié)核還需辯證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