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健脾利水法治療小兒頭皮積液效果好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筆者在臨床采用補腎健脾利水法治療兩例小兒頭皮積液,效果較好,特介紹給大家。

  病案一

  王某,男,1歲零2個月。瀘縣得勝鎮(zhèn)上頂山村人,2008年3月22日。主訴:右顳上側頭皮有一2厘米×2厘米大小包塊10天。醫(yī)院叫其做CT檢查,因患者家境貧寒,不愿做CT,經人介紹來求治于我?,F(xiàn)見患兒右顳上側頭皮有一李子大小包塊,按之質軟,無壓痛,頭皮顏色正常,頭發(fā)稀疏,體型偏瘦小,精神尚可,飲食正常,大小便正常,舌淡苔薄白,絡脈色淡而細,脈沉細稍弦。診斷:頭皮積液。病機分析:患兒母親乃高齡產婦,患兒當有先天稟賦不足,腎氣不充,所以頭發(fā)稀疏,體型瘦小,因其年齡尚小,后天脾胃之氣也尚未充足,脾腎不足,致使水液運化失常,水液上聚清空,故頭皮發(fā)生積液包塊,此為標實。頭皮顏色正常,包塊質軟無壓痛,舌淡苔薄白,絡脈色淡而細乃本虛之征,脈沉細稍弦為虛實夾雜之象。

  治則:補腎健脾,運化水飲。

  方藥:山茱萸10克,生地黃15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懷山藥10克,丹參10克,豬苓5克,黃芪10克,懷牛膝10克,白術10克,桂枝2克,丹皮6克,澤蘭10克,三劑,每劑加水煎,分6次口服,兩天一劑。

  二診:2008年3月29日?;純耗赣H訴三劑藥服完,其子頭皮包塊散去無蹤,囑再服3劑,以資鞏固。隨訪1年,未復發(fā)。

  病案二

  劉某,女,1歲零3個月。瀘縣得勝鎮(zhèn)順民村人,2008年9月26日。主訴:右顳上側有一約3厘米×4厘米包塊15天。曾被鎮(zhèn)衛(wèi)生院診斷為外傷性包塊,予以輸液治療10天,未見寸功??滔禄純侯^發(fā)稀疏,精神萎靡,體型瘦小,不能行走,右顳上側頭皮有一約3厘米×4厘米大小的包塊,包塊皮膚顏色正常,觸之無痛感,質軟,大便一天一次,但稀軟,小便量多而清,舌淡苔薄白,脈沉細弦。診斷:頭皮積液。病機分析:患兒的母親也是高齡產婦,患兒先天稟賦不足,后天又有失調養(yǎng),致使脾腎不足,水液不循常道上聚于清空,郁于頭皮而成包塊,因患兒腎氣不足,所以精神萎靡,頭發(fā)稀疏,體型瘦小,不能行走。頭皮包塊乃標實,脾氣不足則納呆,脾腎不足,則大便稀軟,小便量多而清。舌淡苔薄白,脈沉細弦,提示病為在里,虛實夾雜。因本患兒病程較長,病情較重,故當還有痰瘀飲互結。

  治則:補腎健脾,活血,化痰飲。

  方藥:茯苓15克,澤瀉10克,豬苓6克,浙白術10克,澤蘭10克,懷牛膝10克,桂枝2克,當歸10克,山茱萸10克,生地黃15克,白芥子6克,法半夏6克,丹皮6克,丹參10克,川芎4克,懷山藥10克,黃芪15克,車前子10克,水煎,分6次口服,兩天一劑,守方不變,服用了15劑而痊愈。隨訪8個月未復發(fā)。

  通過以上兩例病例可以看出小兒頭皮積液是以脾腎不足為本,水飲停聚為標,本虛標實,重者還可痰瘀飲互結,治療上當以補腎健脾利水化飲為主,酌加活血化痰之品,可收全功,用藥上以金匱腎氣丸合五苓散加減,腎氣丸補腎利水,五苓散健脾利水化飲,兩方合用共奏補腎健脾利水化飲之功。病例一因病程較短,包塊較小,故只用了腎氣丸合五苓散去附子加丹參、澤蘭、黃芪、懷牛膝。只服用6劑就痊愈了。病例二因病程較長,包塊較大,病情較重,水飲停久可致痰血為瘀,并且虛象較病例一重,故以病例一的處方再加入法半夏、白芥子、當歸、川芎、車前子,還加大了黃芪的用量,服用了15劑而痊愈。同時這兩例病例的治療也體現(xiàn)了中醫(yī)只要能夠正確地運用辨證施治方法,就能體現(xiàn)中醫(yī)治病效果好、價格廉的特點,病例一6劑藥才花費人民幣42元,還不及CT檢查費的五分之一,病例二15劑藥才一百多元,還沒有患兒在衛(wèi)生院輸液費用的一半。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