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養(yǎng)生保健指南
隨著寒冷的冬天的臨近,近一個月來在醫(yī)院工作中明顯的感覺到感冒病人的增多。年輕力壯的患者還好一些,吃些藥、多喝水,過上一周左右就會好,但對于廣大老年或者抵抗力較差的患者,感冒的到來,無疑如臨大敵,比如慢性支氣管炎的病人,感冒了之后便很容易出現(xiàn)急性的發(fā)作,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慢性鼻炎患者,感冒確是其鼻炎復發(fā)及加重的罪魁禍首;心臟病的患者,由于感冒誘發(fā)心臟病的加重亦比比皆是;再如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等等的患者,感冒更是其本身疾病加重的一大原因。那么,我們怎么從日常生活中來預防呢?

俗話說:“春捂秋凍”,這對于年輕人、抵抗力好的人無疑是對其經(jīng)過寒冬前的“熱身鍛煉”,但是對于老年人、大部分慢性病患者、抵抗力弱的人我們認為預防感冒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暖、還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進行身體鍛煉,同時還可以使用下面的小方子來起到進一步的預防作用。
生黃芪30g 白術(shù)45g 防風15g 知母30g
以上4味藥物打碎裝膠囊,一次4粒,一天2-3次;或取少量,代茶頻飲。

生黃芪: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釋其名曰:“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其性味甘、微溫,歸脾、肺經(jīng),為補氣要藥。黃芪能補一身之氣,兼有升陽,固表止汗,排膿生肌,利水消腫,安胎益血的作用。生黃芪固表之力尤為突出。
白術(shù):苦、甘,溫。歸脾、胃經(jīng)。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與生黃芪共建益氣固表之功。
防風:《藥類法象》:“治風通用。瀉肺實,散頭目中滯氣,除上焦風邪。”其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jīng)。功效: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

詳情可登錄養(yǎng)生指南專題
故以此小方來益氣固表,可大大提高機體抵御嚴寒的能力及機體抵抗力,減少感冒侵襲的機會!
知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消渴熱中,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補不足,益氣。”藥性苦、甘,寒。歸肺、胃、腎經(jīng)。功效清熱瀉火,生津潤燥?!夺t(yī)學衷中參西錄》云:“知母原不甚寒,亦不甚苦,嘗以之與黃芪等分并用,則分毫不覺涼熱,其性非大寒可知。是以愚治熱實脈數(shù)之證,必用知母,若用黃芪補氣之方,恐其有熱不受者,亦恒輔以知母。”故針對目前氣候及飲食習慣,濕熱或陽熱體質(zhì)者偏多,佐以知母以制約黃芪之熱,全方共奏益氣固表之功用。
- 上一篇:立秋老人如何保健養(yǎng)生防病
- 下一篇:5大食物讓女性肌膚透白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