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后吃冬蟲夏草的好處有哪些?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冬蟲夏草這個中藥材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吧。冬蟲夏草因其高營養(yǎng)和高藥用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多朋友都會選擇食用冬蟲夏草來進補身體。孕婦可以吃冬蟲夏草嗎?孕婦吃冬蟲夏草對胎兒有影響嗎?大家都知道冬蟲夏草是名貴滋補藥材,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而孕婦懷孕期間更需要大量的營養(yǎng)攝入,所以很多人就想知道吃冬蟲夏草會對胎兒有什么影響。下面一起來看看專家的說法。

產(chǎn)后吃冬蟲夏草的好處有哪些?

  什么是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是一種真菌,是一種特殊的蟲和真菌共生的生物體。是冬蟲夏草真菌的菌絲體通過各種方式感染蝙蝠蛾(鱗翅目蝙蝠蛾科蝙蝠蛾屬昆蟲)的幼蟲,以其體內(nèi)的有機物質作為營養(yǎng)能量來源進行寄生生活,經(jīng)過不斷生長發(fā)育和分化后,最終菌絲體扭結并形成子座伸出寄主外殼,從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蟲菌共生的生物體。入藥部位為菌核和子座的復合體。

  孕婦可以吃冬蟲夏草嗎?

  專家表示,孕婦是可以吃蟲草的,但是要注意量的把握,切不可貪多。蟲草的鈣質含量極高,吃蟲草有利于孕婦及胎兒對鈣質的吸收,可以免除孕婦骨質疏松的煩惱,但是孕婦吃蟲草要注意時間,最好是在懷孕早中期食用,孕晚期則要避免進補。

  蟲草的營養(yǎng)價值?

  據(jù)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青海冬蟲夏草含有蟲草酸約7%,蛋白質約25%,脂肪約8.4%,其中82.2%為人體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碳水化合物28.9%,游離氨基酸12種,水解液氨基酸18種,其中成年人必需從食物中供給的8種氨基酸均具備,還有幼兒生長發(fā)育所必需的組氨酸。此外,尚含有綜合維生素B12、麥角脂醇、六碳糖醇、生物堿等。

  蟲草的功效與作用?

  冬蟲夏草是我國傳統(tǒng)的名貴藥膳滋補品,它性平味甘,具有補肺腎、止咳嗽、益虛損、養(yǎng)精氣之功能。據(jù)臨床研究報道,冬蟲夏草具有十大功能具有養(yǎng)肺陰,補腎陽、止咳化痰、抗癌防老的功效,為平補陰陽之品,諸無所忌(男女老少都能吃,是適合人群最廣的補品,而且不需要忌嘴,對身體大有補益,補精髓益肺腎,而且藥性溫和,不似人參會使人產(chǎn)生燥熱,有人參之益而無人參之害)??捎糜诜伟A咳血,陽痿遺精等癥。如東寶肝泰、百令膠囊、金水寶。此外,病后體虛不復,自汗畏寒等,可以用冬蟲夏草同鴨、雞、豬肉等燉服,有補虛扶弱之效。 現(xiàn)代研究表明,蟲草有平喘作用。

  產(chǎn)后吃冬蟲夏草的好處有哪些?

  冬蟲夏草具有調(diào)節(jié)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增強體質的作用。剛剛生完寶寶的媽媽很容易出現(xiàn)產(chǎn)后體虛、肢體酸痛、渾身乏力的現(xiàn)象。作為上等的滋補佳品,能夠從根源上增強產(chǎn)婦的體質,提高產(chǎn)婦的免疫力,從根本上解決產(chǎn)后體虛等產(chǎn)婦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婦女產(chǎn)后一般應該多進食一些高熱量的食物進補,除了傳統(tǒng)的雞蛋、紅糖外,冬蟲夏草作為一種高檔的滋補極品也走進了產(chǎn)婦進補的行列。冬蟲夏草本身的具有的調(diào)節(jié)人體多個器官的作用、抗菌消炎的作用、氣血雙補的作用、滋陰養(yǎng)顏的作用等都在幫助產(chǎn)后婦女恢復元氣、提高體質等方面發(fā)揮著神奇的作用。

  產(chǎn)婦在產(chǎn)后數(shù)周內(nèi)都會出現(xiàn)脾胃功能虛弱的情況,冬蟲夏草具有調(diào)節(jié)脾胃功能,健脾開胃的功效正對產(chǎn)婦的這種癥狀。

  在懷孕早期和中期,針對一些氣血不足,有習慣性流產(chǎn),腎虛陰虧等孕婦,可以適量進補冬蟲夏草(一個星期一次左右)。

  下面推薦兩款適合孕婦吃的冬蟲夏草食療方:

  蟲草加減胎元飲

  材料:冬蟲夏草5克,人參6克,當歸6克,杜仲10克,生白芍10克,熟地黃15克,白術10克,炙甘草5克,陳皮5克。

  做法:將以上9味藥放鍋中,加清水浸泡30分鐘,放火上煎沸后改用小火煎20分鐘取汁,連煎2次,合并2次藥汁,備用。

  用法:將藥汁分2次于飯后服用,隔日或隔2日1劑。

  功效:功能益氣血,固胎元。用于治療氣血不足,沖任不固,妊娠后易于流產(chǎn)、小產(chǎn),表現(xiàn)面色無華、心悸氣短、神疲肢倦等癥。

  冬蟲夏草保胎湯

  材料:冬蟲夏草5克,菟絲子10克。生地黃15克,黃芩10克,阿膠l0克,桑寄生10克,炙甘草5克。

產(chǎn)后吃冬蟲夏草的好處有哪些?

  做法:將以上7味藥,除阿膠外,一起放鍋中,加清水浸泡30分鐘,放火上煎沸,再改用小火煎20分鐘取汁,連煎2次,趁熱將藥汁沖入放阿膠(搗碎)的碗內(nèi),攪拌至阿膠溶解。

  用法:將藥汁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l劑,服至下血止,改為隔日服用,連服2星期。

  功效:本方能固腎養(yǎng)血,清熱安胎,適用于腎虛陰虧,血熱胎動,表現(xiàn)腰酸肢楚、頭暈耳鳴、陰道下血、量少色紅、口于舌紅者。

  提醒孕婦朋友,在懷孕期間如需服用冬蟲夏草,最好在中醫(yī)醫(yī)師的指導下適量服用哦。

  除了以上的食療方,冬蟲夏草還可以怎么吃呢?冬蟲夏草的最佳服用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冬蟲夏草的最佳服用方法是什么?

      冬蟲夏草的最佳服用方式是:水煎、燉湯、泡藥酒。

  水煎,就是熬中藥,時間一般為40分鐘―1小時,如果處方中還有其他中藥,一般將冬蟲夏草單獨煎,以免其有效成分被藥渣吸附而浪費了。

  煮湯,一般將冬蟲夏草和老鴨一起用小火燉,時間為1―2小時。

  泡藥酒,將冬蟲夏草放入白酒或黃酒中浸泡一段時間后飲用。

  但是,不管選擇哪種方法,最后都可以將冬蟲夏草吃掉。

  更多冬蟲夏草食譜:

      蟲草燉鵪鶉--婦幼保健藥膳

  配方:冬蟲夏草10克,鵪鶉8只,生姜10克,蔥白10克,胡椒粉2克,鹽5克,雞湯300克。

  制法:1、將冬蟲夏草去灰屑,用酒浸泡,洗凈;鵪鶉宰殺后,瀝凈血,用溫水(70℃)燙透,去毛、內(nèi)臟及爪(由背部刨開掏去內(nèi)臟),再放入沸水內(nèi)略焯1分鐘后,撈出晾冷;蔥切斷;姜切片。2、將每只鵪鶉的腹內(nèi)放入蟲草2-3條,8克蟲草分八份放完。然后逐只用線纏緊放入盅子內(nèi),雞湯用鹽和胡椒粉調(diào)好味,灌入盅子內(nèi),用濕綿紙封口,上籠蒸40分鐘即成。

  功效:補氣血,益肺腎,止咳嗽。用于婦女保健。

  蟲草花膠燉乳鴿--女性滋補養(yǎng)顏食譜

  配方:冬蟲夏草10克,乳鴿1只,花膠30克,(花膠又名魚肚,是從魚腹中取出魚鰾,切開曬干后而成.)生姜1片。

  制作:乳鴿去毛,洗凈,,冬蟲夏草、生姜洗凈,花膠浸發(fā),切絲洗凈,全部用料放燉入容器,加適量開水,少許酒,加蓋,隔水燉3小時,調(diào)味供用。

  功效: 補益氣血,用于病后體虛、頭目眩暈,婦女帶下等。

  冬蟲夏草鴨--本草綱目拾遺

  原料:雄鴨1只 冬蟲夏草5~10枚 蔥姜食鹽各適量

  制作:雄鴨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后,放在砂鍋或鋁鍋內(nèi);再放入冬蟲夏草和食鹽、姜、蔥等調(diào)料,加水,以小火煨燉,熟爛即可(或將冬蟲夏草放入鴨腹內(nèi),置瓦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diào)味服食)。

  用法:佐餐食。

  功效:補虛助陽。適用于久病體虛、貧血、肢冷自汗、盜汗、陽痿遺精等癥。

  蟲草木耳燉烏龜--防癌食療

  原料:冬蟲夏草40克,白背木耳20克,淮山16克,枸杞子16克,細鹽少許,生姜1片,紅棗2粒,烏龜1只,瘦豬肉120克。

  制作:揀選一只活的烏龜,降其放入盆中,加入熱水,使其排盡尿液,剖洗干凈,、淮山和枸杞子用清水浸透,洗干凈,備用。白背木耳用清水浸透,使之發(fā)開,洗干凈,備用。生姜、紅棗分別用清水洗干凈,生姜刮去姜皮,切一片;紅棗去核,備用。瘦豬肉用清水洗干凈,連同以上材料全部放入燉盅內(nèi),加入適量凍開水,蓋上燉盅蓋,放入鍋內(nèi),隔水燉4小時左右,以少許細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功效:此燉品有健脾開胃、滋養(yǎng)肝腎、去瘀散結的作用。適合滋補強壯身體,湯水滋而不膩,補而不燥,最宜一家大小佐膳飲用。也適用于骨腫瘤病人。

  蟲草烏雞湯--益氣養(yǎng)血

  原料:冬蟲夏草5克,烏骨雞1只 、生曬參、淫羊藿、黃芪、天花粉各10克,香菇50克,枸杞、紅棗、黃酒、蔥、姜、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1.生曬參、淫羊藿、黃芪、天花粉裝入紗布袋,加水浸泡60分鐘;香菇、冬蟲夏草浸泡洗凈。⒉將烏雞宰殺,去毛、內(nèi)臟洗凈。烏雞入鍋前先用開水燙幾分鐘,除膻味。⒊把以上各味一起放人沙鍋內(nèi),加入黃酒、蔥、姜,用文火煲2小時,揀去藥袋,加鹽、味精調(diào)味即可。

  結語:好了,到這里就是今天小編和大家說到的關于生活中聽說過或者見過的一種中藥材,冬蟲夏草的相關問題了。另外,主要活性成分是蟲草素,冬蟲夏草功效主要有調(diào)節(jié)免疫系統(tǒng)功能、抗腫瘤、抗疲勞、補肺益腎,止血化痰,秘精益氣、美白祛黑等多種功效。食用方法有打粉、泡酒、泡水等。因此,冬蟲夏草療效很多。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