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可以打罵嗎
不論哪個年齡段的孩子,都不建議采用打罵的方式進行教育。打罵的殺傷力非常大,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家長如果動手的話,一般會借助身邊的工具,棍子、尺子或者是別的什么,都會對孩子造成皮肉之苦。最重要的就是,粗暴的打罵方式會讓孩子精神高度緊張、恐懼,由此會引發(fā)心理障礙。
教育孩子可以打罵嗎
每一個孩子的性格形成和性格的生長都有一定規(guī)律的,并不頑劣的孩子就需要棍棒教育,對于孩童的教育正如開渠引水,需要循循善誘,追其根本訴求,因勢利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絕對不應該打罵孩子。打罵不僅沒有用,而且是非常沒有素質的表現(xiàn),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對孩子的成長沒有任何一丁點幫助。家長一定要克服打罵孩子的沖動。
批評是必須要有的,而且在批評的同時,要給孩子講道理。說清楚他錯在哪里,如何做才是對的,擺事實舉例子,要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在同一個問題上,如果屢教不改,那么必須要采取懲戒的方式。懲戒不是隨著自己的性子隨便打孩子,而是要跟他把事情說清楚,甚至之前一次就要提醒他,下次再錯就要挨打。這樣會讓孩子知道自己問題的嚴重性。
懲戒不是目的只是教育手段,通過懲戒讓孩子形成對于錯的認識,改正錯誤才是目的。而且懲戒要適度,屁股或者手心一兩次就好,根據(jù)孩子對于疼痛的耐受度,他覺得比較疼就行了。
5個不可打罵孩子的理由
1、被打會降低自我肯定感
被最值得信賴的父母經(jīng)常以“管教”的名義打罵長大的孩子,往往自我肯定感較低。
打罵孩子的行為,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是一種被恐懼支配的狀態(tài)。如果頻繁地接受這種行為,肯定感就會降低,認為“因為我是壞孩子、因為我比別人差等所以才會經(jīng)常被打罵。
孩子會感到被父母打罵,也會成為“父母不愛我”“可能討厭我”的原因。
2、攻擊性變強,會攻擊比自己弱的人
有研究結果表明,在家里做了壞事時,在挨打中長大的孩子,在家外會對他人產生攻擊性傾向。
被比自己大的成年人打擊,孩子的郁憤會慢慢累積。這樣一來,下次孩子就會找到比自己弱的對象,并以對方為目標進行打擊。
據(jù)說3歲半之前被打長大的孩子,5歲以后就會開始顯現(xiàn)攻擊性。因為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被父母打,所以這種行為已經(jīng)習慣了,就會形成暴力處理事情的性格。
3、精神上的創(chuàng)傷不斷累積,導致出現(xiàn)問題
有很多報告顯示,小時候在挨打的環(huán)境中長大,成長過程中也沒有特別出現(xiàn)問題,很安分。但一旦在進入青春期之后就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
至今為止,在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精神上的創(chuàng)傷不斷累積,自我肯定感明顯降低,結果,在朋友同學身邊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加強勢,就會去暴力對待周圍的人。
其中有的孩子會走上不良道路,有的孩子會因為無法在精神上做出正確的判斷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可以說被父母打擊過的記憶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
4、對父母的恐懼使他們在需要幫助的時候不敢請求幫助
從小被作為“教育”而受到不必要的打罵長大的孩子,會對父母抱有恐懼心理。通過恐懼心理的支配,孩子在家里雖然不會做什么明顯的壞事,生活上亦能中規(guī)中矩。但是,這種被父母恐懼支配下成長的心理抑制,一旦在外發(fā)生事情,很多孩子都不敢輕易找最信賴的父母商量,而是不敢說、逃避、說謊。
這樣的孩子,會被被害妄想癥所束縛,認為在商量的時候會被說教,因此這種事唯有自己藏匿,很難對父母開口。
5、受到打擊后,對父母的反抗心理和憎惡情緒高漲
前面說了攻擊性增加,表現(xiàn)為問題行為的例子,在父母的打擊下長大的反作用力,到了一定的年齡,轉換成激烈的反抗心和憎惡的情況也不少。
根據(jù)情況的不同,也有作為報復父母,和父母對著干,甚至對父母施加暴力的案例。
孩子在某種程度上沒有和父母建立良好關系的狀態(tài),對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壞的影響。另外,對父母來說也會迎來痛苦的結局,所以絕對不可以進行會使心靈受傷的體罰。
家長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1、樹立榜樣: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范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袖的優(yōu)秀品質,都是子女學習、模仿的對象。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2、環(huán)境熏陶:家長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系,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準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3、批評懲罰: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子女不良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后者是對嚴重不良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了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jié)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fā),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懲罰主要是剝奪某種權利,而不是體罰,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殘身心。
4、指導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養(yǎng)子女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指導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環(huán)境,教給子女學習安排和利用時間,使之有條不紊。要讓孩子自己安排,家長可以在旁指點。
5、說服教育: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jù)子女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tài)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二是討論,家長與子女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勇于承認。
- 上一篇:孩子自私小氣心胸狹窄怎么教育
- 下一篇:小孩偷偷在家拿錢怎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