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于手機該怎么處理比較好

|復(fù)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當孩子沉迷于手機時,父母可以給孩子制定一些玩手機的規(guī)則,規(guī)定他在什么時候才能玩手機,讓孩子學會勞逸結(jié)合。電子產(chǎn)品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完全禁止孩子玩是不現(xiàn)實的,讓他正確利用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孩子沉迷于手機該怎么處理比較好

孩子沉迷于手機該怎么處理比較好

1、要“約法三章”,鼓勵孩子與手機做個“約定”

在面對孩子沉迷手機或是偷玩手機不能自拔時,我們要“約法三章”,鼓勵孩子與手機做個“約定”——玩可以,但要約定時間、規(guī)則,也不能偷玩,一旦違反,就要自己承擔后果。

每天玩多長時間,玩什么等這些具體約定的內(nèi)容,可以坐下與孩子一起協(xié)商討論,讓孩子有參與感,不是家長在獨斷專行。而一旦達成協(xié)議就必須遵守,說話算數(shù),否則自己承擔后果。

2、父母在家要做好榜樣,不做“低頭族”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而家長的行為會給這張白紙?zhí)砩县S富多彩的色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家長自己要不做“低頭族”,學會主動放下手機,利用空余時間多陪陪孩子,與孩子一起多讀讀書,讓他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與孩子一起去戶外進行一些體育運動,增強體質(zhì)的同時也促進親子關(guān)系。

3、家長要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動起來

對于孩子沉迷于手機這件事,家長要學會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家長多關(guān)注孩子的特長,鼓勵孩子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并讓他有展示特長的機會,從中感受到樂趣。

讓孩子動起來,就是讓孩子多參加一些體育運動,比如游泳、籃球、羽毛球、足球等,在學校家長還可以與老師多溝通,比如節(jié)假日多組織一些親子活動,親近大自然。

4、正確認識手機的兩面性

家長要知道手機是一把雙刃劍,不要否定手機對孩子的積極影響。因為說手機中的很多信息對孩子的成長都是有益的,比如百科知識可以幫助孩子增長見識;新聞能幫助孩子了解世界;學習軟件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一些影視,電子書,電影可以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三觀。

因此家長不要因為孩子沉迷于手機就沒收他的手機,而是要教會孩子正確對待這些信息,不然只會導(dǎo)致孩子非常叛逆,和他發(fā)生沖突。

孩子玩手機的危害有哪些?家里有孩子的一定要看看

危害一: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從小就喜歡玩手機的話,孩子的學習興趣容易受到手機中不良價值觀的影響,變得不愛學習。因為此時孩子的價值觀還不是很成熟,還處于世界觀正在形成中的狀態(tài),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價值觀的影響而致使孩子的價值觀產(chǎn)生偏差。

在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luò)上有許多不讀書,但是也擁有很多粉絲的網(wǎng)紅或者主播。孩子容易受到這種“網(wǎng)紅文化”的沖擊,認為讀書無用,如果孩子建立了這種價值觀,那么不利于孩子將來的學習。

危害二:影響孩子的性格發(fā)展。如果孩子長時間沉迷于手機的世界中,就會缺乏與父母和外界的交流,影響親子關(guān)系。也影響孩子的人際關(guān)系,甚至不愿意與別人交談,只想沉靜在自己的游戲世界里,長期下來會造成交流障礙,不愛親近人。

危害三:影響視力。經(jīng)常長時間手機屏幕光線刺激眼睛,可能對眼有損害。孩子會長時間的近距離的盯住手機屏幕,容易導(dǎo)致眼軸延長,從而造成視力下降,發(fā)生近視等。

危害四:更容易沖動、控制力差。孩子沉迷于手機會更容易伴隨沖動情緒、行為,控制力也會降低。不利于孩子學習、生活中對自己的規(guī)則意識的約束。

孩子不聽家長的話該怎么辦?怎么讓親子溝通更有效

第一、跟孩子有一種心靈上的共鳴

每個孩子都是自主的個體,他們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越罵越不聽,人的大腦有個特性,對習慣性的東西常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親子關(guān)系中的溝通藝術(shù)真的特別重要,首先一定要走心,但其次還是需要掌握一些溝通技巧的,跟孩子有一種心靈上的共鳴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家長要觀察孩子傾聽興趣

如若孩子已經(jīng)失去興趣,及時轉(zhuǎn)移話題。家長有必要在和孩子說話時養(yǎng)成一個新觀念,那就是要格外注意有效溝通這個原則。既然孩子已經(jīng)失去了傾聽的耐心,如果您還要說個沒完,自然會讓孩子“怕”了您。

當孩子開始左顧右盼時,家長必須要及時轉(zhuǎn)移話題,讓孩子從傾聽的厭倦感上及時解脫出來。但是如何轉(zhuǎn)移話題也是技巧活兒,如講一個小笑話,或者和孩子開個小玩笑,或做做小游戲等。

第三、父母堅守底線,不縱容孩子

當孩子對抗父母的時候,父母使用了很多方法卻無法讓孩子妥協(xié),最后父母崩潰妥協(xié)。如果父母妥協(xié),就是對孩子的一種縱容。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堅守自己的底線:爭取到孩子,讓孩子站在自己這一邊,然后告訴孩子為什么不行,不行就是不行。

孩子沉迷于手機該怎么處理比較好

當孩子在對抗父母、做錯事的時候,父母要用溫和的態(tài)度讓孩子知道:父母說不可以的時候,是真的不可以。此時不要用嘮叨、嘲諷、侮辱的語言讓孩子妥協(xié),這只會讓孩子“對抗心理”更強。

相關(guān)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