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拔罐養(yǎng)生常用的9個穴位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

  中醫(yī)拔罐療法是中醫(yī)特色療法的一種,具有保健養(yǎng)生、防病治病之功效。拔罐時,需要選取穴位,常用的穴位主要有9個。下面為您一一介紹中醫(yī)拔罐養(yǎng)生常用的9大穴位。

  1、百會

  百會別名三陽五會,頭為諸陽之會,拔此穴或常按摩對腦血管病的預防和治療有明顯功效。其提升作用顯著,對臟器下垂有特效。本穴位拔罐時常需要理發(fā),否則密封效果不好,影響療效。百會穴位于頭部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叉點。其作用是平肝熄風,清熱開竅;升陽益氣,醒腦寧神。

中醫(yī)拔罐養(yǎng)生常用的9個穴位

  小編推薦:

  揭秘腳底按摩的八大神奇功效  經絡養(yǎng)生:刮痧止膝關節(jié)痛

  2、內關

  內關為手厥陰心包經的一個重要穴位,位于掌側腕橫紋上,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有寧心安神,理氣和胃,疏經活絡等作用。常拔此穴,使心包經氣血暢通,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有重要作用。

  3、合谷

  合谷就是俗稱“虎口”的部位。經常拔罐可使牙齒健康,也可以治療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暢通,有利于排出毒物、廢物,起到養(yǎng)顏、抗衰老的作用。

  4、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體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稱之為 “長壽穴”。經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5、涌泉

中醫(yī)拔罐養(yǎng)生常用的9個穴位

  涌泉穴是足少陰經第一個穴位,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體內的濕毒濁氣,疏通足少陰腎經之經氣。腎氣旺盛,人體精力充沛,則齒固發(fā)黑,耳聰目明,延緩衰老。

  6、三陰交

  三陰交為肝、腎、脾三條陰經交會之穴。肝藏血,脾統(tǒng)血,腎藏精,精血同源。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賴于后天的滋養(yǎng),后天之精有賴于先天的促動。經常進行三陰交拔罐可調理肝、脾、腎三陰經之穴氣,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從而達到健康長壽。

  7、神闕

  神闕即是人體肚臍,它是人體保健及治療的重要穴位之一。經常在神闕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強腎,和胃理氣,行氣利水,散結通滯,活血調經的作用。

  8、大椎

  大椎屬督脈,在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突出正中處,低頭時明顯,為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的交會處。常拔此穴,具有調節(jié)陰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清熱解毒,預防感冒,增強身體免疫力的功效。

  9、背俞穴

中醫(yī)拔罐養(yǎng)生常用的9個穴位

  食療偏方治慢性咽炎  脾虛之人要少食山楂

  猜你喜歡:

  人體五臟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陽膀胱經第一側線上,在此條線上拔罐,可暢通五臟六腑之經氣,調理五臟六腑生理功能,促進全身氣血運行,是保健拔罐療法的常用穴位。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