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勿服撲熱息痛 當心誘發(fā)急性肝衰竭
急性肝衰竭是指發(fā)病2周內出現(xiàn)以Ⅱ度以上肝性腦病為特征的肝衰竭癥候群。其起病急,預后惡劣,除了我們熟知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是其致病原因外,藥源性急性肝衰竭的發(fā)生率在不斷增加,其中撲熱息痛過量就是一個重要因素。
撲熱息痛是最常使用的非處方解熱鎮(zhèn)痛藥,是不少人的家中常備用藥。也有很多人習慣于有個頭疼腦熱就吃撲熱息痛。生活中,也常有一些飲酒的人因為酒后頭痛而習慣于服用撲熱息痛緩解不適。有的人甚至不看使用量就隨意服用。其實,這種作法是非常危險的。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撲熱息痛安全可靠,因此對其表現(xiàn)為惡心、厭食、嘔吐、出汗、腹痛等副作用并不夠重視。近年來發(fā)現(xiàn),如果使用不當,撲熱息痛的副作用較為嚴重,會引起肝臟損害,有飲酒史的合并用藥者更易誘發(fā)撲熱息痛中毒。美國的研究人員對300例嚴重肝功能衰竭病人所作的調查表明,其中38%的病例與服用撲熱息痛有關。而在另一組307名遭受嚴重肝臟損害的成年病人中,發(fā)現(xiàn)有35%的病例與撲熱息痛有關。在這些病例中,大多數(shù)都屬于意外發(fā)生,是由于人們沒有注意所致。
這是因為服用撲熱息痛后,會代謝產(chǎn)生一種有毒的物質,引起肝細胞壞死。但在安全劑量內,這種物質可被肝臟所分解而無毒化。如果撲熱息痛攝入量過大,肝臟無法分解多余的有毒物質就會引起肝損傷。而如果在服用撲熱息痛時飲酒,酒精可以誘導有毒物質生成,短時間達到中毒劑量,也可能會引起中毒。因此,服用撲熱息痛時,一定不要超量服用,也不要飲酒。
補充閱讀:服用撲熱息痛的6點注意事項

撲熱息痛是目前解熱、鎮(zhèn)痛、治療感冒的常用藥之一,我國各種感冒藥如:白加黑、泰諾、去痛片等絕大部分都含有撲熱息痛。為安全起見,在使用撲熱息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1、成人24小時內服用的劑量不應超過2克(每次1克最為安全);2、不要空腹大劑量服用;3、不要在幾天內大劑量服用;4、服用的同時不要飲酒;5、肝臟疾病患者慎用;6、嬰兒使用時應嚴格遵守劑量,不能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