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成長的壞習慣需要改正嗎?
寶寶壞習慣只要正確引導,寶寶們也從“壞習慣”中學到好多東西。是不是所有的壞習慣都要改正呢?寶寶成長的壞習慣需要改正嗎?
一、扔東西
寶寶在不斷重復的游戲動作中,強化了對各種物體、環(huán)境的認識,還可以鍛煉寶寶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為日后的認知發(fā)展打基礎。“扔”和“撿”之間的眼神交流、身體接觸,滿足了寶寶的情感需求與情緒發(fā)展,親子關系得到進一步強化。
專家說:
媽媽對嬰兒游戲的積極應答反過來又可以激發(fā)寶寶的積極反應,使其產生自信與滿足感。媽媽可以在家中的游戲角給寶寶準備質地不同、顏色各異的玩具讓寶寶扔著玩,既滿足了寶寶的發(fā)育需求,又避免寶寶破壞家里的衛(wèi)生和物品。
二、處亂爬
在地上爬來爬去多臟啊!媽媽們一般不喜歡讓寶寶在地上亂爬。但爬行是寶寶行走的第一步,而且爬行還能加強寶寶的手、眼、腰、腿等全身部位的協(xié)調,能較早地讓寶寶主動接觸和認識事物,促進認知能力的發(fā)育。對于陌生的環(huán)境,除了畏懼感,寶寶也會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希望通過自己動手去探索、認識和了解世界,自娛自樂。
專家說:
如果害怕地面臟會帶來疾病的話,媽媽可以給寶寶套上小罩衫。
三、手指
孩子是通過吮、舔、咬等方式來嘗試認知事物、感知世界的。強硬地制止孩子吃手,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陰影,長大后容易焦慮、發(fā)脾氣,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專家說:
寶寶熟睡后,將手指拿出來,避免長期吮吸手指導致牙齒咬合不良。如果寶寶見到什么就咬什么,媽媽可以將水果切成長條形,讓寶寶去抓咬,而不是簡單地用假奶嘴代替。只要寶寶爬完不把手放到嘴巴里,不抓吃食物,媽媽不必過于擔心。
四、手抓飯
其實寶寶用手抓飯不僅可以增加他們對食物的熟悉度,逐漸培養(yǎng)他們對食物的興趣,還能避免寶寶長大后養(yǎng)成挑食的壞習慣。吃飯和讀書都是需要慢慢培養(yǎng)興趣的,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接觸食物的顏色、形狀和特質吧。
專家說:
媽媽們要做的就是把寶寶的手洗干凈,讓他們自由地發(fā)揮吧。值得注意的是,像花生粒、爆米花、小豆子之類圓而堅硬的食物不能讓寶寶抓食,避免卡在喉嚨里。
想知道更多有關兒童的信息,請訪問http://care.fh21.com.cn/bjp/ert/
- 上一篇:胎兒時期孕婦媽媽如何保健
- 下一篇:秋季蓮藕健脾 兒童開胃保健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