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養(yǎng)孩子一定要抓住這四個關鍵時期
寶寶的飲食,從出生喝母乳到能夠獨自吃飯,一般要經(jīng)過四個關鍵時期,這四個關鍵時期,媽媽一定要掌握好,不僅能夠幫助媽媽合理安排寶寶飲食,讓媽媽在喂養(yǎng)寶寶過程中能夠得心應手,而且,對寶寶來說,也能夠及時改變飲食結構,對寶寶的身體發(fā)育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第一期 母乳喂養(yǎng)期
母乳是出生后4~6個月的寶寶健康成長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是任何食物都無法代替的營養(yǎng)品。
母乳喂養(yǎng)的最早時間
正常足月新生兒應在生后半小時內(nèi)哺乳,既能防止新生兒低血糖,又能促進母乳分泌,還能形成清晰的吸吮記憶與反射,有助于順利喂奶。
提倡按需哺乳,勤吸吮,以利乳量增多,故最好母嬰同室。隨寶寶月齡的增加,逐步采用定時哺乳,但時間不宜規(guī)定得過于刻板。
正確的哺乳方法
哺乳準備
先給寶寶換好尿布,媽媽再洗凈雙手,清潔乳頭、乳暈,開始喂乳。
哺乳坐姿是最佳哺乳。哺乳一側的腳略抬高,大約20厘米左右;斜抱著寶寶,讓他的頭,肩枕于哺乳側的肘彎,用另一手的食指,中指輕夾乳暈兩旁,以免寶寶嗆奶或乳頭堵住寶寶的鼻孔,使寶寶含住大部分乳暈及乳頭,確保有效吸乳。
哺乳順序先吸空一側乳房再換另一側,下次則先吸上次未排空的一側,以保證乳腺排空,有利于刺激乳汁分泌。每次哺乳時間不超過1 5~20分鐘。
結束哺乳完畢,將寶寶豎著抱起,頭靠在媽媽肩上,輕拍背部5分鐘,使寶寶胃內(nèi)吞咽的空氣排出,再將寶寶保持右側臥位,以防溢乳。
值得關注的事項
持之以恒地吸吮是促進乳汁分泌的重要因素,不宜輕易放棄哺乳而過早加喂牛奶或乳制品,最好能堅持到寶寶4個月大。
不讓寶寶含乳頭睡覺,不僅不衛(wèi)生,而且易引起嘔吐,甚至窒息。
媽媽注意均衡營養(yǎng),睡眠充足,心情愉快,生活有規(guī)律,不隨便服藥。每天應較平時增加能量700~1000kcaI和水分1~1.5L。
若哺乳前乳房不脹,哺乳時寶寶吞咽聲少,哺乳后睡眠短而不安,易哭鬧,體重不增或增加緩慢,常提示母乳量不足,需找尋原因并加以糾正,或服催乳藥。經(jīng)各種措施仍乳汁不足時,才考慮混合或人工喂養(yǎng)。
輔食添加的順序
月齡
主食
添加輔食
1~4個月
乳類
菜湯 水果汁 維生素AD制劑
5~6個月
乳類
米湯 米糊 菜泥 蛋黃 豆腐 魚泥
7~9個月
乳類+糊類 、碎菜、肉末、蛋、魚、粥、肝泥、餅干爛面熟土豆饅頭片
10-12個月 乳類+粥類、碎肉、軟飯、掛面、豆制品等
第2期 輔食添加期
經(jīng)歷完母乳喂養(yǎng)期的媽媽,來到了 輔食添加站,一定會有不少的疑惑吧?
添加時間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既不宜過早又不能過晚。具體來說,不早于4個月齡之前,不晚于6個月齡之后。過早給小寶寶添加米糊、面糊,寶寶有限的胃容量被糊糊占據(jù)了,勢必吃奶就減少了;小寶寶的消化腺還不能分泌淀粉酶,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4~6個月以后的寶寶,單靠母乳喂養(yǎng)已不能滿足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即使人工喂養(yǎng)的寶寶也因胃容量有限,不能單靠增加牛乳滿足營養(yǎng)需求。當每日攝入奶量達1000ml或每次達2。0ml以上時,即應添加輔助食品。
添加原則
個體性原則根據(jù)每個嬰兒營養(yǎng)需要和消化能力的成熟情況,循序漸進添加輔食,不能隨心所欲或急于求成,否則會引起腹瀉,嘔吐等不良反應。
由少到多(循序漸進)從少量開始,讓寶寶有一個適應過程。如添加蛋黃,由1/4個開始,無不適則2~3天后增至1/3~1/2個,逐漸加到1個。
由稀到稠
食物從泥狀一糊狀一固體狀遞進 如從米湯開始到稀粥,漸增稠至軟飯。
由細到粗如添加綠葉菜,從菜水到萊泥,乳牙萌出后試著吃碎菜。

種類遞加由一種慢慢加到多種,當寶寶習慣一種食物后再加另一種,有助于了解寶寶是否出現(xiàn)食物過敏。選擇在寶寶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時添加新的輔食,患病時暫停。
第3期 斷奶期
寶寶接近1周歲時,消化功能和咀嚼功能已有很大提高,此時的飲食品種和數(shù)量也明顯增多,并形成一定規(guī)律。營養(yǎng)供應充足,能滿足寶寶的生長發(fā)育需要,則可以考慮斷奶。
斷奶的最佳時間
一般10~12個月是完全斷奶的恰當時期,母乳充足的話可以延長至寶寶1~15歲。
媽媽需注意的
盡可能采用自然斷奶法。即逐步減少喂母乳的次數(shù),代之以牛奶和輔食,直到完全停止母乳喂養(yǎng)。不要用藥物或辛辣品涂在乳頭上,迫使寶寶放棄母乳,以免給寶寶心理上造成不良影響。
切忌驟然斷奶,以免寶寶不適應其他食品而引起進食量突然減少,甚至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
最好選擇氣候適宜的季節(jié),避免在炎熱的夏季斷奶。
選擇寶寶身體狀況良好時斷奶。
斷奶后注意調(diào)配易消化、適宜寶寶的膳食,不宜與成人膳食混同。
第4期 自我喂食期
隨著神經(jīng)心理發(fā)育水平的不斷成熟,寶寶對周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逐步表現(xiàn)出探索性行為及強烈的自我進食欲望,不滿足“飯來張口”。當寶寶的動作發(fā)展到一定程度,能達到自我進食的要求,不妨鼓勵寶寶自我喂食,既增加進食的興趣,又有利于鍛煉眼手動作協(xié)調(diào)和培養(yǎng)獨立進食能力。
自我喂食的時間
寶寶6個月左右會用手抓東西吃,8個月能坐穩(wěn),9~10個月能用拇、食指抓食物,10個月學用匙自喂,1歲學用杯。大多數(shù)9―10月的寶寶已有主動進食的要求,此時開始訓練自我喂食較為合適。
訓練方法
先訓練寶寶自己抓取食物的能力。將柔軟、易抓而不會噎著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餅干、面包或烤饅頭片等掰成小塊,放在干凈的盤子里,讓他抓著吃。
寶寶學會用手喂食后,再學習用小匙喂食。起初給他一把用于玩耍的小匙,讓他學會怎樣才能拿好這個小東西!
試著讓寶寶將自己手中的小匙放入食物中,試著用小匙將食物送入嘴中。你一定要有耐心,做好可能變得一團糟的心理準備。
開始寶寶拿小匙還不熟練,把飯送進嘴之前可能會把小匙打翻,這都是正?,F(xiàn)象,需要繼續(xù)細心培養(yǎng)。你可以幫他拿著小匙把飯送進嘴里。
如果寶寶每次用小匙盛食物都失敗了,那你就先用小匙盛好食物,再讓寶寶拿著小匙送入嘴中。久而久之,寶寶自然會學會自己盛食物的。
讓寶寶交替地吃你喂的食物和他自己送入口中的食物,減少他的挫敗感。
如果食物是流質(zhì)或半流質(zhì)的,最好就由你來喂了,以免湯水灑在寶寶身上,但你要與寶寶共同持匙,這樣他才不會出現(xiàn)倒退行為。
媽媽需要注意的
事先幫寶寶把手洗干凈。
用不易摔破的容器裝食物。
寶寶掌握小匙喂食的技巧,至少要幾個月的時間,媽媽必須有耐心。
吃飯前,給寶寶系一個圍兜或穿件易洗的衣服,讓他坐在前面有托盤的椅子上,這樣食物就不會灑一地。
寶寶自己喂食時一定要坐好,不能歪坐或斜躺,你在旁邊照看,以免他誤將食物放入鼻子或耳朵內(nèi)。
選購一些便于寶寶吃飯的餐具。如飯碗,要底部扁平,放在桌上穩(wěn)當,碗邊要高;小匙,口要圓滑,勺柄末端要彎曲等,最好選擇質(zhì)量好的塑料匙子。
吃飯時間不要太長,因為只有在饑餓時寶寶才特別有胃口,會專心致志地練習吃,一旦吃飽便開始玩了。
寶寶這四個飲食關鍵時期掌握好了,能夠極大程度得影響寶寶飲食習慣的建立。很多人長大后依然如孩子般挑食偏食,要知道一個人的飲食習慣是在孩童時期就養(yǎng)成了。這個時候幫助寶寶培養(yǎng)健康的飲食習慣,對寶寶的今后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 上一篇:媽媽要學會根據(jù)孩子年齡挑選合適的奶粉
- 下一篇:對于配方奶你到底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