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教育孩子對待吃虧問題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寶寶在與小伙伴交往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你吃虧、他占便宜的情況發(fā)生。這種吃虧有時是物質上的,有時是身體上的,有時是精神上的。但是這只是人生需要面對的一道“難題”。寶寶如何去面對,如何去選擇?做父母的時候一定要引導孩子心理往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怎樣正確教育孩子對待吃虧問題

  “吃虧” 是一道社交題

  在與小伙伴交往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你吃虧、他占便宜的情況發(fā)生。這種吃虧有時是物質上的,有時是身體上的,有時是精神上的。但是這只是人生需要面對的一道“難題”。寶寶如何去面對,如何去選擇,會影響到他們一生處理這類問題的行為模式。幼兒期是人生社會化的起始階段,寶寶能否積極地適應各種環(huán)境,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擔起社會的責任,樂觀地對待人生,這個時期的生活經驗和教育狀況至關重要。因此,需要幫助寶寶很好地面對“吃虧”這道試題。

  答題者應該是寶寶自己

怎樣正確教育孩子對待吃虧問題

  起初我們認為他是有些懦弱,可到上小學以后發(fā)現(xiàn),這是他的生存智慧。首先,因為他不主動惹事而得到了很多朋友,大家和他在一起感到很安全。經常碰到一些同學的家長說起來,讓他們家孩子和Sam一起玩,真的很放心。聽到這樣的話,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孩子有自己的應對策略。細細思量,的確,Sam這樣比較溫和的孩子,不崇尚武力解決問題,不去惹麻煩,遠離讓他感到有危險可能的環(huán)境,這不是一種智慧嗎?

  “吃小虧”有價值

  何為“大虧”、“小虧”,每個人的評價標準有所不同,寶寶被小朋友打了,有的媽媽認為沒什么大不了,有些媽媽則會大發(fā)雷霆,找上門去興師問罪。其實,只要不危及寶寶的人身安全、不涉及人格尊嚴,這種源于外界的行為或語言致使寶寶遭受的挫折,都可以稱為“小虧”。不能“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吃點“小虧”,有助于培養(yǎng)寶寶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品格,以及面對挫折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與人交往的技巧,有利于寶寶社會化的進程。

  凡事應實事求是,具體分析,應有分寸,“過”和“不及”都不行。涉及到人格尊嚴和人身安全時,媽媽就應及時介入,避免寶寶“吃虧”了。當吃虧變成莫大的傷害時,你一定要給脆弱的寶寶一個堅強的支持,幫助他們走出陰影,呵護他們的心理健康。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