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叛逆期孩子狠招
孩子之所以會叛逆是因為他的自我意識在逐漸成熟,這也是孩子長大的一個標志,所以家長們應該為孩子的某些“叛逆表現(xiàn)”感到高興。有的時候不要根據(jù)自己的標準去評判孩子行為的對錯,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去尊重他的感受,比強勢地讓他改正您認為的錯誤更好。
對付叛逆期孩子狠招
第一,要換位思考,理解孩子的感受,家長不能以大欺小。
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觀念,這是很正常的,家長要講究民主,把孩子當大人一樣看待,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重視,那么他們就會從心理上面對家長產(chǎn)生尊重感和依賴感。
第二,要多跟孩子交流,傾聽孩子的想法。
學會溝通在處理孩子叛逆時期非常重要,孩子大了,他們渴望決定自己的事情,家長為什么不給他們機會呢,即使失敗,也是他們必不可少的經(jīng)歷。
第三,不能過多的約束孩子,不要比較。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老是提到“別人家的孩子”,覺得別人家的孩子總是好的,不免對孩子太過嚴苛,孩子無論怎樣努力都達不到家長的要求,會讓孩子產(chǎn)生挫敗感,那么當他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內(nèi)心深處會覺得自己不行做不到。
第四,不要只關注到孩子的學習。
作為家長,不要只關注到孩子的學習,太過于強調(diào)孩子學習會讓孩子產(chǎn)生抵抗心理,從心里覺得父母只想要成績,不關心自己身體,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
第五,不要把教育孩子當做自己生活的全部。
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不能把教育孩子當成自己生活的全部,因為過度的去關注孩子,反而會束縛孩子,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煩躁,逃避。
想要改變孩子的叛逆行為,追溯源頭很重要
1、愛的太深沉
上文提到過,有些父母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殊不知欲望都是填不滿的溝壑。小時候,孩子接觸的事情少,所以要求也比較小,父母可以輕而易舉的滿足。但是隨著眼界的增寬,孩子的愿望越來越多,而父母卻無法再滿足。
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變得極其叛逆,他會覺得父母不愛自己,明明跟之前一樣的要求,卻得不到滿足。于是生活中,孩子就會跟父母各種鬧騰,并且表現(xiàn)出特別極端的一面。
2、沒有陪伴
與之相對立的就是沒有陪伴的家庭,從小到大父母光忙著工作爭搶,忽略了孩子的存在。生活中,幾乎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更別提溝通和玩耍。在父母看來,工作是生活的本錢,是養(yǎng)育孩子的支柱,一刻也不能停歇。
正是因為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意,孩子的內(nèi)心才會“陰暗”,不自覺的對父母生出敵意。尤其是被說教時,下意識的就會拒絕和反抗,這種叛逆心理是特別嚴重的。
3、父母管教嚴苛
總是生活在父母強勢的控制欲中,不管多陽光的孩子,都有可能變得任性。因為孩子沒有自由可言,不管做何事,都得要以父母的想法為主,可能連衣服顏色和樣式的選擇,他們都沒有機會做主。
幼年時期能力有限,孩子只能被迫聽話,但是到了青春期卻不同。孩子的思想和能力日漸豐滿,若是父母再提出這些要求,那等他的勢必是孩子的反抗和叛逆。
如果孩子具有以下幾個特征說明已經(jīng)進入叛逆期
1、總喜歡挑父母的刺
無論父母說什么,在孩子的眼里都叫嘮叨,這就是孩子處在叛逆期在一個典型的表現(xiàn)。就連父母對孩子的起碼的關心和提醒在孩子的眼里一樣成為多余的話。孩子變得愛挑刺,愛找父母的毛病,無論如何和不喜歡被父母管理和約束。
2、不喜歡正經(jīng)說話總愛挑理
進入青春期后,孩子開始變得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甚至就連平時的正經(jīng)交流就很難,至于頂嘴卻成了家常便飯,您喊他吃飯,他不理,多說一句,他都抱怨您嘮里嘮叨沒完沒了。
3、容易莫名煩躁,愛發(fā)脾氣
孩子進入叛逆期后越發(fā)的情緒不穩(wěn)定,愛發(fā)脾氣,煩躁不安,喜歡聽音樂,卻對父母親人有著莫名的壞情緒,這時候家長一定是挺失望的,懷疑自己怎么把孩子教育的這樣失敗。
4、嘴里很少有贊美之詞
即便是一些好的現(xiàn)象,好的事情,到了叛逆期的孩子眼里,也是存在問題和不足的,就算他們對發(fā)生的事情無可挑剔,沒有發(fā)牢騷發(fā)脾氣,可不閉著嘴,絕不多說一句贊美之詞。
5、不愿意跟爸媽一起出門
叛逆期的孩子都孤僻的,是企圖獨立的,所以,他們變得不再粘著父母,而是喜歡自己一個人躲在自己的小空間里,面對和父母一起出門的邀請,一般都是不順從的,有些孩子干脆拒絕和父母一起出門的任何一個要求。
6、特別注重個人的形象
別看叛逆期的孩子讓父母操碎了心,但他們在個人的外在形象上卻要求甚高,喜歡照鏡子,喜歡打扮自己,出門前喜歡各種換衣服、倒刺自己的頭發(fā)。
- 上一篇:10歲是叛逆期嗎
- 下一篇:小學三年級孩子的叛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