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的時候一定要補充蛋白質嗎 什么樣的運動必須要補充蛋白質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蛋白質是身體所需要的必要成分,所以說在生活中我們必須要補充充足的蛋白質才可以,不過,在運動之后我們必須要進行必要的蛋白質補充,那么,在補充蛋白質的時候到底應該要考慮什么樣的因素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蛋白質跟運動強度的關系方面內容。

1、中等強度訓練 一次中等強度的訓練(以55%最大攝氧量強度訓練),所產生的蛋白質氧化率也就是氨基酸損失率,幾乎等于一種支鏈氨基酸的每日需要量的90%。
隨著運動強度一直增加到中高強度(以85%最大攝氧量強度訓練),蛋白質的氧化率已經達到每日需求量的300%。
出現(xiàn)極端的負氮平衡(狀態(tài))。
結論:力量訓練中,大量的氨基酸及蛋白質的消耗比我們以前想象的量大很多;氨基酸尤其是支鏈氨基酸的氧化速率與運動強度成正比。

2、低強度耐力訓練 一次低強度耐力訓練,先以每小時1.5公里的速度慢走,氨基酸的排出就比身體安靜狀態(tài)增加了13%。
然后,逐漸增加速度一直到以每小時10公里的時候,氨基酸的排出比安靜狀態(tài)增加了500%。
出現(xiàn)極端的負氮平衡(狀態(tài))。
結論:耐力訓練中,身體使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作為主要能量來源,其中5%—10%的能量是由蛋白質提供;蛋白質和氨基酸不作為能量時,同樣會被消耗;蛋白質的氧化率在耐力訓練者身上表現(xiàn)得比力量訓練更強烈。
此外,研究還表明,男性負氮平衡(狀態(tài))程度高于女性。
男性在運動狀態(tài)下,具有更高的亮氨酸氧化率。
很明顯,這種性比差異與女性糖原含量低或脂肪利用率高有關。

從上面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出蛋白質的補充跟運動的強度是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的,如果說你希望自己的補充蛋白質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那么,不妨嘗試著先了解自己的運動的強度,然后根據(jù)運動強度來選擇蛋白質補充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