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小怕事的孩子怎么教育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相信有不少父母都有這樣的困擾:孩子在家里是個“小霸王”,在外面卻慫得不行——被欺負了不知道還手,不敢和人打招呼,不敢獨自去買東西……父母看到孩子種種“膽小”的行為,不禁為孩子著急。那么,膽小怕事的孩子怎么教育?

膽小怕事的孩子怎么教育

膽小怕事的孩子怎么教育

1、理解孩子的膽怯。

“害怕”是一種很自然的情緒,就像孩子開心會笑、傷心會哭一樣,父母不必為孩子的“膽小”而太過焦慮。但父母應該明白,當孩子感到害怕時,最需要的是安全感,而這份安全感,一部分來自父母的理解。

很多孩子會怕黑不敢睡,父母可以在孩子睡前多陪孩子一會兒,或者給孩子買個小夜燈;孩子害怕雷聲,父母可以給孩子解釋雷和閃電是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給孩子講一些關于雷聲的小故事;孩子不敢自己一個人買東西,父母要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買東西的步驟,循序漸進……當孩子遇到害怕的事物,父母一定要耐心,理解孩子的膽怯,不要因為孩子膽小就和孩子著急。

2、放手去磨練孩子。

孩子膽小怕事,父母看到后總會忍不住“指導”一番。但父母也會發(fā)現(xiàn),不管自己怎么說,好像都不管用。其實,有的時候父母干預過多,不如讓孩子自由發(fā)展。

孩子們會有自己的處事方法,如果孩子們沒有向父母尋求幫助,或者孩子的膽怯無傷大雅,父母們也就無需太過著急。讓孩子自己去磨練、摸索,比起我們干預孩子,效果也許會好得多。

3、擴大孩子社交圈。

在很大概率上,自小和人接觸較多的孩子,比起不怎么和人交往的孩子,膽子都會更大一些,和人相處起來也會更自如。

人都是群居動物,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年齡再小,也需要自己的交際圈。孩子在與人相處中,慢慢成長并逐漸完善自己的性格。

4、父母要正面示范。

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父母行動上的示范,比用言語教育更為直接,在改變孩子膽小怕事的性格上也更為有用。

膽小怕事的孩子怎么教育

孩子的膽小是很正常的情緒,父母無須為了這個責備孩子,試著理解孩子、相信孩子、鼓勵孩子,每個孩子都會是美好的小天使!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